第一百二十六章 警官戲說_人生一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生一串 > 第一百二十六章 警官戲說

第一百二十六章 警官戲說(1 / 2)

人生一串!

吃過早餐,臨彆的時刻要到了。二蛋給冬子他們,提來了三人份的東西,裡麵有劉強家的鹵菜,每一份有兩包煙,還有柿餅紅棗核桃本地的土產,大家推辭一番,但盛情難卻。

最不好意思的是胡警官,因為他昨天沒有送紅包,這反倒拿東西回去,麵子上就有些掛不住。

但村支書的話,確實讓他不好反駁。“胡公安,你這就不好了,二蛋親自送的,咱可不敢不接。”

他一個老支書,還是習慣把警察叫公安。“人家二蛋第一次回家是你送來的,人家代表父母及全家,第一次送客,你就這樣,莫不是,你們公安還不承認,他是王家的後生?”

這話說得你都找不到反駁的動機,胡公安沒辦法,但推辭的口氣,明顯軟了許多。此時劉強說到“胡警官,你還要代表咱們全家,送孫總陳總回去,就是打出租車,也得給司機辛苦錢,不是?你這樣弄,下次到我家買鹵菜,我還敢不敢收你錢呢?”

沒辦法,胡警察隻好收下了東西,在一行人的擁簇中,三人上了警車,車子發動後,大家揮手告彆,直到快到遠處那拐彎處,冬子回頭看到,那一家人還有揮手。

農村人的禮節,是如此的真摯與熱情,發自內心的禮節,雖然表麵上看程序比較麻煩,但很自然。

拐過彎後,胡警官說到“昨天晚上忘了關車窗,估計有露水,你們坐墊濕不濕?”

“沒事,好得很,昨天我們走路還是稀的呢。”孫總回答到“坐車總比走路好。”

“你們昨天走到這裡,大概用了多久?”

“大概從一點到三點,反正我們是瞎逛看風景,不知不覺就走過來了。”

“這盤山路,本來是翻過山梁的事,但開車,也得一個多小時呢。”胡警官的說法,還是讓冬子有些意外。這裡的直線距離並不遙遠,畢竟昨天在山梁上,冬子發現從這邊看是水庫與村子,從那邊看是農家樂,好像很近的樣子。估計空間直線距離,大概也就十來公裡。

“要這麼長時間嗎?”冬子追問到。

“這兩邊沒有直通的路。我得先經過鎮上,再從另一條路上那邊的山坡,你們昨天是不是經過一條漫水壩?”

“對,經過了的,搞一車的泥巴。”這個,孫總當時嗨駕的樣子,冬子記憶深刻。

“我們今天也要經過,估計水小多了,你們發現沒有,我們平壩和山邊下雨,但真正山上卻並沒有下。”

胡警官這一說,孫總馬上接話到“對,我也發現了,畢竟,水庫的水沒渾,說明山上的支流,沒有流下渾水。在山上的溪水,沒下雨,水才不渾。這山太大了吧,這水庫的主要支流,估計是很遠很高的山上了。”

“孫總是農村出來的,懂這個。對的,這個翠華山,是秦嶺的一支,包括咱們說的華山或者說終南山太白山,都算是秦嶺山係,那算起來,就是最大的山了。”

確實,秦嶺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線,如果不大,怎麼可能作為分界而存在呢?況且,陝西分為三個部分,俗稱三秦大地。北麵因為黃土高原的存在,而形成陝北。而關中平原遇到秦嶺山係,就結束了,夾雜在秦嶺與大巴山之間的陝南,算是南方,諸葛亮與曹操死命爭奪的地方,因為氣候是南方氣候,糧食產品是很高的。

秦嶺與淮河,形成了中國最重要的南北分界,而主產的糧食,也就分成了水稻與小麥。

“聽說,終南山,有隱士,你們警察,應該知道吧?”

孫總突然拋出這個問題,冬子以前都沒聽說過。

“這就是這個村子旅遊興盛的原因之一。”胡警官簡要介紹了一下。

終南山隱士,要說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了。因為離長安這個首都近,如果求官不成,就地務農,號稱隱憂居。如果被啟用,當天就可以上朝,很方便。按上古神話或者道家傳統,大部分修煉的人,大多在龍門山或者麥積山,在甘陝交界了,那裡離長安比較遠,與朝廷沒信息與人員往來,按說是最好的修行基地。

“大多數在終南隱憂的唐代人,都是三心二意的。”胡警官笑到“孫總,你是大知識分子,我讀書少,也就知道這一點。而這幾年,對終南隱士的說法,是因為一本書。”

原來,一個在台灣出家的美國人,到了西安附近尋找隱修的高人,在終南山碰到了許多人,甚至說有近千人在那裡隱修,所以,就名聲大噪。

“究竟有沒有真修行的呢?”孫總問到。

“不能說沒有。我們搞人口普查,或者追蹤逃犯,鑽過的山也不少,但是,真正能夠獨自生存並且不與外界交流的人,並不是很多。其實,下麵一些村子,包括我們鎮上,也有一些隱修的人,來買東西。背著幾十身斤米麵油鹽,往山上背,我們不可能沒注意到。”

“你認為,他們真有道行嗎?”

“不曉得,這事不敢瞎說。反正,也有幾十年在山上念經打坐的,過著原始人一樣的生活。也有的,種點菜種點玉米紅薯什麼的,夠自己吃。過去,是躲開運動不願意還俗的僧人或者道士們,有一些。近兩年,一些城市裡的普通人也來了,好像有學業不順的、厭煩工作的、愛情受挫的,這種情況多了,這些人,就稱不上隱修了,像是一種逃避。”

孫總說到“與其說是隱修,更像是隱居,對不對?”

“大概吧,我們調查也掌握了一些。畢竟,既然是公民,就得有戶口有身份證,對不對?況且,如果他們沒人管理,發生案件,怎麼辦?所以,我們要求山邊的村委會,找一個有經驗的人當治安管理員,每隔十天半個月,上山尋一次,免得出現案件,就不好了。”

當然,也有傳說中的高人,胡警官介紹到,聽說某人死後有舍利子,某人怎麼怎麼樣,這些事情,因為不是他親手經曆的,所以,知道也有限。但是,他卻肯定的地說到“那裡麵,當然有真正修行的,我見到過一個,在山上住了二三下年了,基本不與人說話,他打些山核桃出來賣,換一些鹽巴之類的,山上種的土豆和蔬菜,也就吃那些。我看過他寫的字,相當漂亮,這個人,如果在城裡教書法,也可以很高的收入的。”

“那個人現在還在嗎?”

“你是想去找他嗎?”

“那倒不是,我隻是好奇。”

“應該還在,我也有一兩年沒見過他了。但他幾十年來,幾乎在他的石頭房子裡沒挪過窩,周邊都是他的作物和菜呢。他平時,隻是打坐念經和種田,除了書法,倒也看不出他的來曆。身份證我倒是檢查過,是正經人,曾經當過老師,但是,他說他曾經在哪個寺廟出家,我就不知道了,因為他的度牒弄丟了,就不太好查證了。我當時,是本著查找逃犯了目的去的。結果,是個正經人。”

說了這多,冬子也聽不出什麼明堂出來。隻是問到“那你說,這個村子旅遊,因為他們,是嗎?”

“對啊,這裡是條古道,上終南山最方便了,順著水庫的一個支流就上去了。最近幾年,很多驢友,成群結隊地,多的時候,每天得接待上百人上山,這個村是中轉站。帶些乾糧,就可以上路了。”

原來是這個原因,冬子想明白,這個村搞旅遊之所以成功,還在於它有特殊的情況。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一係列的因素所組合而成的,並不是,隻要有個好支書,或者隻要有個好水庫,就可以搞旅遊了。

孫總問到“那裡麵,有沒有逃犯呢?”

“總體上,並不多。反正我們所,沒查到過。聽說另外有地方,查到過一個,那也是偶然的。這不符合犯罪心理學,畢竟犯罪的人,欲望模式不同,長時間隱修,他受不了。”

“為什麼呢?”冬子不太理解。畢竟,如果可以逃脫法律的懲罰,在山上自給自足,躲一天就有一天的自由嘛。

“如果真正不跟人接觸,完全的隱居,其實比從牢還難受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你想想,十天半月沒人說話,所有一切生活,都得自己對付,像這種耐得住寂寞的、能夠完全吃苦耐勞的人,一般都不會犯罪。況且,哪怕是坐牢,也有肉吃,也有人說話,也可以活動。還有出來重獲自由的希望,對不對?”

光是長時間沒人說話,這一點就比較難了。況且,不懂農村生活的人,在那完全靠自己的大山裡,根本養活不了自己。所以,哪怕是逃犯,既想躲進這山裡,也是需要大量的苛刻的條件的。


最新小说: 嫂子,我真是神帝 我演個九千歲,你們說我真閹了? 天眼鑒寶:古玩奇行 鎮天神祖 我靠避凶天賦苟道長生 血之孫吳 讓你當特工,你成特高課課長了? 民國從小混混開始無法無天 軍工廠風雲往事 鑒寶:從廢品站撿漏億元古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