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武傑打來電話,告訴冬子一個不太好的消息。據許玫的媽說,許玫今年春節不回家了。也就是說,通過武傑找許玫這條線,好像斷了。
但還有一個好消息,許玫的媽媽把許玫的一個qq群號給他了,說是許玫工作忙,電話如果不好打的話,可以用這個聯係。當然,許玫的媽也是指望著武傑,給自己介紹一個好女婿。
“這是個投資谘詢群,我不知道該不該加,好像不太靠譜”武傑征求冬子的意見。
“加,當然加,你就在裡麵找許玫,看她怎麼說。”
就這一條線索,不抓緊,還真不知道從何找起。
結果武傑加入進去後,許玫根本不跟他說話。隻是發了一些公司的宣傳,以及外彙大勢的判斷。這些東西,估計是公司統一做出來的,群主也不是許玫,許玫好像在裡麵潛水。
“沒有理由啊?我跟她是同學,她不可能不理我啊?”
“你打她電話試試,問她怎麼回事。”冬子想,隻有這樣直接些。
“好吧。”
過了好幾個小時,許玫的電話打通了。據武傑所說,許玫的理由是,這是公司的公眾群,一般不能聊私話,如果傑子要私聊,就直接打電話。
當傑子把那個群號傳過來時,冬子也上了這個群。這個群,當然是武傑拉他進入的。裡麵大量的外彙信息,還有一些突然跳出來的所謂“喜報。”
“恭喜本周盈利率冠軍032號投資者,獲利達到19個百分點。”下麵,就是一群讚歎之聲。再一條是這樣寫的“032號加注了,加大投資,全倉進入!”
下麵又是一番沸騰。裡麵除了與之相關的投資效果之類的鼓噪,還有所謂的專家分析。裡麵含有大量的專業術語,什麼十字線,什麼跳空,什麼箱底,什麼波動率,這類東西,冬子根本就看不懂。
冬子把這些東西,全部發給了馮警官,馮警官表示,他也看不太懂,但他可以請教經偵處的同事。
所謂經偵,就是經濟犯罪偵察,這是公安裡麵一個很重要的部門,他們熟悉經濟領域或者金融領域的犯罪手法。
過了一天,馮警官回來消息說。同事說了,表麵上看,這隻是投資分析,雖然有錯誤,你也不能追究。因為,對於金融市場的分析,從來沒有人敢說百分之百正確。有些人,在公開正規的媒體上分析的,也錯得離譜。但是,這個群的內容,有一個特點,很有嫌疑。
“他們隻說賺了多少,隻說未來還要賺多少,從來沒提示虧損的情況,也沒提示風險。從職業規律上來說,這是不行的。因為所有金融市場的分析,後麵都要職業性地加上一句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那意味著什麼呢?”
馮警官說到“我同事覺得,有某種圈錢,鼓勵人們盲目投資的嫌疑。這裡有好幾種可能,最大可能是,騙了投資人的本金。”
“那前期,群裡有一部分人說,他們獲利了,真金白銀,已經到賬了,這該怎麼說呢?”
馮警官也問過同事這個問題,同事作了解釋。如果這是個騙局,最常見的,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那是用新錢補舊錢,類似於龐氏騙局,是過去集資詐騙的變種。第二種,更為惡劣,那就是這些所謂的獲利與投資者,都是假的,都是公司內部人員偽裝,用來勾引旁觀者上當。
所謂龐氏騙局,是外國人取的名字。為了這事,馮警官惡被了相關知識,查找了相關案例,才給冬子解釋清楚了。
如果一個人高息借款,承諾給你的利息,比銀行高得多。比如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二十。這種你就要警惕了,因為天下很少有生意,能夠達到如此之高的利潤率的。除了販毒和賭博,哪裡有這種橫財呢?好像天天買彩票的人,一生也很難中大獎。
那他為了讓更多人相信他的信譽,他在前期,是正常兌付承諾的利息的,那利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後麵集資的錢來的,借新錢還舊賬,以此滾動。這個遊戲,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總有推不動的時候。騙子當然知道這個結局,總有崩盤的一天。所以,當集資數量達到他的預期,或者有任何不利的風吹草動之時,他就會帶著所有人的錢,突然消失。這種罪,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很普遍。我們分其大類為詐騙犯罪,還有個具體的名稱叫集資詐騙。
第二種情況,就更惡劣。一群人騙一個人,大家都是托,你才是受害者。所有人說話的目的,都是衝著你的錢包來的,而你自己,卻以為,其他的人,都是投資者。
這種騙局,最近兩年才開始。他從一開始,就是騙你的本金的,根本沒有利息可言。這種犯罪,節奏非常快,而且都是在網絡上進行,所以,傳統的偵察方法,就明顯不行。
馮警官分析到“以前麵已經有的案例來說,如果燕子加入的公司真的是這種的話,它布局時間也就幾個月,而操作時間,也幾個月,最後消失。也就是說,這種公司存在於社會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一年。”
這就給人以緊迫性了。既然公安已經注意到這類犯罪,那打擊它們就是自然的。冬子倒不是怕燕子的錢被騙,也不過兩萬塊。冬子害怕,燕子在裡麵,不自覺地成了詐騙犯的幫凶,受到法律的追究。
一個清白的人,是她最後的驕傲。如果這個清白被沾上了汙點,一生都會留下陰影。
這種東西看多了,冬子自己也覺得,如果它是真的,那簡直是個財富製造機。但是,這是不符合邏輯的。如果他有這種本事,為什麼還要拉人頭呢?拉這多不相乾的人頭,估計就是為了騙錢。
但公安目前暫時是沒辦法受理的,因為現在還沒有受害人報案。大家不知道自己被騙,還以為自己得了大便宜,感謝還來不及呢。
看著群裡那些熱情奔放的話語,冬子覺得,用感情思考,是多麼危險的事情。許多人本來經常處於感情與理智的矛盾之中,但如果有人努力鼓動你的感情,讓你熱淚盈眶,你得小心了,有可能是忽悠。畢竟,如果讓你的理智有機會,你會謹慎的。
武傑有意無意地在群裡說話,試探的意味很明顯,冬子則是完全潛水,隻是看,不說不問。當然,冬子的號是新注冊的,自己的個人資料,完全是瞎編的,他就是在看熱鬨。
但沒人理會武傑的試探,群裡的人,好像都在互嗨,根本不搭理武傑的問題。隻有一次,一個群主號召投資五十萬以上的,可以進入專家聊天室,與專家麵對麵谘詢。
武傑電話裡對冬子感歎到咱錢少,人家不稀得理我。
冬子也接觸過一些心理學,在解救能娃的過程中,也谘詢過專家,也聽馮警官說過。以他有限的知識分析,人家的操作,是很講科學的。
做一件事,哪怕是騙人的事,也是要講科學的。一般有兩種思路,一是把事情本身做好,這叫有本事,但這種人一般不會騙人。因為他自己做好了,一切都好了。一種是把人搞定,人搞定了,人家的錢也就是你的了。這是騙子的慣用手法,匡仁作為詐騙理論大師,這方麵的理論,已經告訴過馮警官了。
把人搞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訴諸感情,影響他的心理投射。
一般沒有學過投資的人,對所謂的專家都有種迷信,以為自己沒資格跟專家說話。專家的話太專業,說了你也不懂。所以,這個群裡的人說話,大量的專業術語,好像很專業的樣子,這就迷惑了一部分人。
第二,在這種投資氣氛裡,你會覺得,自己沒資格得到回應,隻是因為自己錢少,錢少嘛,就多加點錢,結果,你就上當了。況且,你武傑,一分錢投資都沒有,隻是因為同學才進了群,你哪有資格問這問那的呢?
如果專家太積極地跟一個沒有投資的人說話,你是不是會懷疑?
這就像一個人進商場,遇到過於熱心的導購,給你介紹一個產品,因為介紹得太仔細,你會懷疑,她在忽悠你。聰明的導購,隻根據你的需求回答你的問題,不會熱臉去貼冷屁股。
看著大量的人日進鬥金,你卻沒資格說話,你心癢不癢?這就是心理戰了。貪婪是人的本性,利益誘惑,是騙局的基本盤。
他不跟你說話,他隻展示黃金,你就動心了。
這個群裡,各種曬,也是讓人眼花繚亂的。有人說,自己考慮買個好車,是瑪莎拉蒂好還是勞斯萊斯好,結果就有許多群友給出意見,從工藝特點到駕駛感覺,從提速效率到通過性,好像,他是經常換豪車的老司機。你想想,這種誘惑,哪個受得了?
自己沒資格跟這群高端人士說話,哪怕看他們說話,都是一種幸福吧。許多人被這種炫耀所忽悠,以為自己也可以成為那樣的人。
你想成為那樣的人嗎?你想說話有人聽嗎?你想進入高端群體嗎?你想一搭上財富暴發的順風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