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用法細分_人生一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生一串 > 第二百四十四章 用法細分

第二百四十四章 用法細分(2 / 2)

陳皮,即乾桔子皮。屬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苦、香。單用或與它藥合用均宜。主要用於燒、鹵、扣蒸、煨等葷菜。也用於調製複合醬料。屬性性溫。功用,驅寒除濕,理氣散逆,止咳痰。

橙葉,屬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用途、屬性、功用與陳皮相同。

烏梅,屬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酸、香,其用途不大,隻用於調製酸甜汁,或加入醋中泡之,使醋味更美。

講完了它們的用法及屬性,又一個問題出來了。這是小向提出來的。

“冬哥,我看你經常收到重慶寄來的調料,這些調料,是不是都是用的四川產的呢?”

“那倒不一定。隻不過,四川師傅寄來的,是經過他們挑選的。如果說產地,也是全國都有。其實,每一種調料,最正宗的樣子是什麼,產地在哪裡才地道,這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說說唄?”小向經常開車卻取調料,也開車隨燕子去收鴨子,對這個原料采購有興趣,倒是很自然的事情。

於是冬子就講了各類調料的外觀及內在特點,以及它們的地道產地。當然,這隻是對香料一類來說的,對於其它大量的輔助調料,那得放到後麵再說。前麵說的,都是最常用的香料,作為采購參與者,也必須要知道。

首先介紹的紹興黃酒。我們在廚房時,經常看到一種調料叫“料酒”,其實,這就是“調料用酒”的簡稱,其最正宗的,就是紹酒。它是浙江紹興生產的著名黃酒,相傳在2300年前的戰國時代就開始釀造。其主要原料是上等糯米、黍米,以麥曲和藥酒進行糖化和酒精發酵,成酒後又用壇子密封貯藏,儲存的時間越長,酒味越醇香。紹酒的酒精濃度低,一般在145度左右,香氣濃鬱,口味甘醇,顏色淡黃,其品種有加飯酒、元紅酒、善釀酒、花雕酒等。紹酒是去腥、增香的調料。潮菜許多菜肴都是用紹酒作調料,故也稱料酒。

其次要介紹的,也是目前廚房用量很大的川椒,就是四川產的花椒。花椒是花椒樹的果實,立秋前後成熟,果實呈紅色或淡紅色。除四川外,河南、河北、江蘇、浙江及山東、陝西均有產,但以四川的質量最佳。花椒含較多的鈣、磷,香味濃鬱,並有辛辣味,能去腥增香。潮州菜有“炸川椒肫球”,另製作“果肉”及“美味熏香雞”、“炸芙蓉肉”等眾多菜肴和烹調鹵味,都以川椒為調料。使用時,一般是先用慢火把川椒略炒一下(以不燒黑為原則),然後研成細末。

桂皮是桂樹的皮,曬乾後呈圓筒形或半圓筒形,紅棕色,產於兩廣、兩湖及雲南、四川等地,含有揮發油約1,油中有水芥烯、丁香油酚等成分,氣清香,味微甜辛,適用於腥臊味原料的調味。桂皮分桶桂、厚肉桂、薄肉桂三種,桶桂為嫩桂樹的皮,質細、潔淨、甜香、味正,呈土黃色,質量最好。厚肉桂外表粗糙,味厚,皮色紫紅,燉肉最佳。薄肉桂外皮較細,肉紋細,表皮灰色,裡皮紅黃色,隻有薄香。潮菜烹製鹵味品常用桂皮作調料。

丁香是丁香樹的花蕾,呈紫紅色,采摘乾曬成暗棕色或棕黑色,芳香而含辛味,性溫。產於亞熱帶國家,我國海南島也有產,多與其他植物香料合用。

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屬亞熱帶植物,我國雲貴、兩廣和福建有產。顏色紫褐,似八角星狀,有甜味和強烈芳香味。八角含芳香油48,因而產生香氣,稍帶辣味,是潮菜鹵製品不可缺少的調料。

甘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有毛,花紫色,莢果褐色。乾甘草是甘草樹根,切片後為中藥材,俗諺有“甘草和百藥”之說。甘草性溫,味甘甜,常與其他香料配合,如“美味熏香雞”,使用甘草與八角、桂皮、川椒等作為配料。

大家製作蒸菜或者鹵味時,就不免用到五香粉,它其實是由多種香料研末混合而成,赤褐色,濃香。五香粉各地均有生產,但選料和用料比例不大一致。常用的配料是桂皮、八角、花椒、甘草、丁香、香芒等。烹製鹵品或香味較濃的菜肴,五香粉是其調味品。

花生醬是本地花生經精細挑選烘烤碾磨後用植物油熬煮加工而成。花生醬呈棕黃色,香味濃鬱,營養豐富,是調味佳品。

芝麻醬純粹用芝麻製作而成,其製作方法與花生醬相似,但製品溢發芝麻濃香,比花生醬更烈,頗受群眾喜歡。

南薑白貢腐為潮州市及澄海等地所生產。事先選用優質黃豆,先製成含水量較少的豆腐,然後切成長2厘米、高15厘米的貢腐胚,曬乾後加熱蒸炊,再晾乾,加醬醅(即綠曲黴,起發酵作用)、鹽水、白酒、南薑末、芝麻油等配料醃醅,分裝於白陶瓷瓶中發酵,3個月後即可上市食用。成品呈乳黃色,質地細膩,有獨特的腐乳香和南薑氣味,鮮美爽口,既可作小菜,又是調味佳料。

潮州菜的醬碟、佐料使用較多,它在菜肴中起著輔助調味,增加美味,適口解膩,增進食欲的重要作用。

以上僅是中國的香料,如果是做意大利等菜肴則需要看其他的知識。

冬子此時問到“你知道,從古至今調和五味,如果按我們的感觀來說,主要有哪五種味型呢?”

這隻剩下兩人搖頭了。冬子此時說到“鹹甜酸辣鮮,是五種對味道的形容,也可以稱之調和出來的五味。”

“那你說說唄,也給我們長長知識。”

好為人師是人類的通病,更何況,冬子的偶像就是老教師的葛校長呢。他介紹了這五種味型的大概理論。

鹹味自古就被列為五味之一。烹飪應用中鹹味是主味是絕大多數複合味的基礎味,有“百味之主”之說,不僅一般菜品離不開鹹味,就是糖醋味、酸辣味等也要加入適量的鹹味,才能使其滋味濃鬱、適口。人類認識並利用鹹味的曆史以相分泌當悠久,文獻記載中國最早利用食鹽約在5千年前的黃帝時期。鹹味調料包括醬油、食鹽、醬甜味調料

甜味古稱甘,為五味之一。甜味在烹飪中可單獨用於調製甜味食品;也可以參與調劑多種複合味型,使食品甘美可口,還可用於矯味,去苦、去腥等,並有一定的解膩作用。在中國烹飪中,南方應用甜味較多,以江蘇的無錫菜用甜味最重,素有“甜出頭,鹹收口,濃油赤醬”之說。自然界存在蜂蜜等天然甜味物,早已為人類所食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蜜”字。至東漢已有用甘蔗蔗汁製成的糖。甜味調料包括蜂蜜、食糖、飴糖

酸味調料目前深受大家喜歡,酸味為五味之一,在烹飪中應用十分廣泛,但一般不宜單獨使用。酸有收斂,固澀的效用,可助腸胃消化;還能去魚腥,、解油膩,提味增鮮,生香發色,開胃爽口,增強食欲,尤宜春季食用。酸味調料包括醋、番茄醬

辣味調料辣味實際上是觸覺痛感而非味覺。不過由於習慣,也把它當作一“味”。辣味調料包括花椒、辣椒、薑、蔥、蒜。

鮮味是人們飲食中努力追求的一種美味,它能使人產生一種舒服愉快的感覺。鮮味主要來自氨基酸、核苷酸和琥珀酸,大多存在於肉畜、魚鮮、禽蛋等主料中。味精、蝦籽、魚露、蠔油、鮮筍、等食物也可以提鮮。鮮味不能單獨存在,隻有同其他味配用,方可烘雲托月交相生輝,故有“無鹹不鮮”,“無甜不鮮”的說法。

冬子說完這麼多,小向還有訂正錯彆字,而小熊卻感歎起來“冬哥,你在專門的學校學了多少年嗎?知道怎麼如此係統?”

“沒學過啊?你可以問燕子,我從來沒在學校學過烹飪。”

“那一定是名師嚴格訓練出來的,要不然,從大的理論到細節的把握,體係全麵,操作明確,甚至,連隊每一種調料的鑒定判彆,用法用量,都這麼清楚。剛才我聽了,你敘述時,條理特彆清晰流暢,不是科班出身的人,肯定無法達到你這個高度的。也有可能,你這是家傳的,老陳燒烤是你父親傳下來的,童子功,最專業。”

冬子搖了搖頭“我父親在世時,從來沒跟我說過一道菜的做法,我也沒正式拜過師,更沒上過烹飪學校。當然,這些,也不是我有多聰明,自覺就可以成才了。就像你說的,自學的人,有悟性或者知識,但肯定成不了體係。我這些調料知識的來源,與我過去的工作有關。”

“啥工作?”

“正和湯,你不要以為我拿回來是僅僅好奇。我在裡麵工作過兩年,主要的職責,就是鑒定收購調料與食材。如果我對這些東西沒有係統的了解,憑什麼拿工資?”

這一說,這兩人才明白過來。小向說到“熊哥,亂猜什麼?我想,當年冬哥也跟我們今天一樣,有疑問就問老師傅,才有今天的成就,對吧?”

冬哥微笑,不置可否。而小熊卻自言自語似地冒出一句話來。

“跟高手久了,你就成了高手。”


最新小说: 秋去冬來歲歲新 重生79:從逃港開始 重生後,男人多的是 七零隨軍大西北,嬌軟惡妻被偏寵 放棄出軌長公主,改選青梅世家女 接盤三十年後,我重生了 重生八零:老張頭暴打白眼狼 重生1977,禦獸打獵發家致富 開局就斷親,我回村打獵挖參寵妻 皇城焚天:廢柴大少的丹道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