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何姐離職_人生一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生一串 > 第二百七十二章 何姐離職

第二百七十二章 何姐離職(1 / 2)

人生一串!

當c姨找主管銷售的副總了解情況時,副總詳細介紹了何姐的工作、性格及平時的表現g。

“越是能乾,越是危險。”c姨與副總商量,如果找一個合適的理由,把她開掉。但按副總看來,開掉她的理由,始終沒找出來,畢竟這是一個業務骨乾,從工作上來講,幾乎可以說是優秀員工。這種人,如果被開掉,會打擊整個銷售團隊的士氣。

“不一定是我們乾掉,或者讓她自己辭掉也行,甚至,隻要她不在容城,也行,思路可以活一些。”c姨提醒副總多想點辦法。

“對了,咱們武漢公司,不是有一個新市場要開發嗎?不如讓她過去。哪怕她不去,那是不服調動,就自動辭職了。如果她去,那邊銷售公司一去,不就離開容城了嗎?”

最近,武漢在另外一個遠城區,大量的新區規劃,帶來了房地產的火爆,而c姨也想成立一個銷售團隊,在那些新樓盤的裝修市場上,打開一點市場。當然,這原先隻是計劃,先試試水,並沒有想做多大的。現在,這個機會來了。

那個銷售團隊的建立,可以有多種模式。最流行的模式,就是與開發商共同成立,利潤分成。這樣,公司好進場,阻力也小些。而開發商帶過來的人,也可以利用裝修,得到有利潤的安置。這有點像物業與開發商的關係,總有些說不清楚。

過兩天,副總在銷售團隊宣布了公司的決定。決定,凡是容城本地人組成的銷售團隊留下來。畢竟前期市場開拓已經打開了局麵,用不了這麼多的人,後續的工作,隻需要在這種模式下進行跟進就可以了。

而按公司招聘時員工的戶籍地,外地人,一律跟隨銷售經理,在武漢開拓新商場。當然,何姐,就在這到武漢的名單內。

“咱們到武漢的決心,是老總親自下的。如果有人不願意,那就主動辭職。如果辭職,離職金也是按國家規定發的。”

副總表示,這是老板們的意思,他隻是傳達。當然,找老板扯皮是沒機會的,老板本人,在武漢而不在容城。

何姐萬萬沒想到,會有這種變化。她哪裡知道,這個規定,專門是為她量身定做的。她隻是曾經聽同事說過,公司在武漢另一個市場,估計會有動作。

一方麵,她肯定不能離開苕貨,因為,除苕貨以外,她就沒有根基了,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另一方麵,這公司的利潤還好,舍不得離開。武漢,離容城很近,說不定,每周休息兩天,再回容城,也不是不行。苕貨的生意算賬,從一天一算到一周一算,也行。畢竟,這麼長時間了,苕貨手下的兄弟們,對自己的模式,也熟悉了。

先到武漢看看再說。

結果,到了武漢,才明白,這個地方,居然離主城區這麼遠,甚至都沒有到容城的客運車。如果要回容城,得先坐公交或者出租,要一個小時後,才有可能到達長途汽車站,還不一定買得到到容城的最近車票。

如果包車回容城,也得到長途車站才攔得到。因為,武漢的出租不可能跑到容城去,當地公交客運管理處,會重罰。而私人包車,那得看運氣,碰上才行。

最麻煩的是,因為公司剛到武漢,打市場需要團隊集體行動。按副總的說法,前兩個月,每月隻準請一天假,其餘時間,都是集體生活。

這就麻煩了,苕貨是離不得女人的。如果一個月自己不回,那他肯定會找另外的人了。何姐明白,此時銷售公司市場不明,得到的報酬肯定不高。這是打天下階段,根本沒辦法享受。兩相比較,自己還不如回容城,牢牢套住苕貨這個家夥,從他的沙與水泥的生意中,掙得更多的錢。

要知道,容城的裝修市場及沙石水泥市場,她已經成了專家了。更何況,下麵培養的兄弟,已經對那種利益加威脅的模糊銷售模式,熟悉了。

放著打好的江山不守,來這個地方,肯定是不妥的。於是,何姐自己主動提出了辭職。副總還假裝關心了半天,最後,還找員工一起,請她吃了一頓歡送宴,表麵工作做得非常好。

人就怕明了。在這件事情上,c姨在暗處,而何姐在明處。何姐辭職,表麵是她的主動。其實是c姨設局,步步套路的結果。古人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事先,c姨已經詳細了解過,這位何姐對公司機密的掌握程度。她從來沒機會了解,整個公司的核心機密。公司的核心機密,是與大開發公司的利潤合同及股東的實際情況,最主要的交易,莫說何姐了,就是那位被c姨視為心腹的副總,也不太清楚。

不是c姨天生警惕,而是她的通透。對你秘密感興趣的人,有可能利用你的秘密。對你真心好的人,對你這些商業秘密,根本不感興趣。比如冬子,你就是想給他說這些股東背後的關係,冬子也沒興趣聽。所以,許多話,隻能自己知道就行。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當年,c姨背後的某位老大帶著c姨打生意局麵時,他老人家與大佬最核心的交易時,都要叫c姨避開。連c姨都不知道,究竟付出了什麼代價,這才叫高手。

這位何姐辭職過後,不知道到哪裡去了。反正,小樊與許玫,再也沒看到過她。

當然,小樊與許玫,已經在老陳燒烤飯店工作了,在外麵賣羊肉串的,是新招的員工。開業已經三個月的飯店,已經成了容城生意最好的飯店。商業街大部分商戶已經開業了,光開業慶典的酒席,就辦過幾十起了。這裡的菜好不用說,光這招牌,也有臉麵。

所有新樓盤及商戶的裝修工程,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它所帶來的經濟增量,讓容城活躍起來。並不是說,它帶來的直接投資或者錢的數目,而是它帶來的增量所引發的副加效應,把容城的經濟搞活了。

甚至有人聽說,老八一鋼廠那條街,也有規劃,聽說有外地的大公司想開發呢。

投資是一個大學問,外來的投資,如同往一個平靜的水池裡投下的一投石頭,會引起長久不散的圈圈波紋。

在小袁的介紹下,冬子知道了某個叫凱恩斯的挖坑理論,算是明白了,如今容城變化如此之快的原因。

在普通人眼裡,商人投資都是為了賺錢來的。有人甚至說過,這些外來的開發商,把容城的錢都賺了,然後跑掉了,是容城虧了。

但是現實是,容城的經濟活動,變得活躍起來,人們開始變得有錢,這是什麼原因呢?

“冬哥,你沒想過嗎?任何直接投資,都會帶來乘數效應的,就像銀行放款,就有乘數效應。比如央行放出一千億直接的錢,結果在銀行乘數效應下,整個社會,就像多出了八千億的錢一樣,八倍,你明白嗎?”

冬子聽了嚇一跳“啥意思?多出來的錢,是哪裡來的?”

“錢從來就沒多出來,但是,它從來沒有停下來,它在不停地運轉,有一個電影叫《金錢永不眠》,你應該看看。”

冬子在網上,還真找到了這個電影,仔細看了一遍,算是初步了有一些理解。

同樣一塊錢,它並不是躺在銀行不動的。當它流動起來,如果一年能夠運轉入個周期,那一塊錢,就相當於八塊錢在流動了。

這就好比冬子,開飲食店,如果自己隻有十萬塊,那麼一年就隻做十萬元成本的生意嗎?不可能。用十萬塊作為投入,除了設備是固定的。那進貨用的三萬元,是不是今天進了貨,幾天之內就消耗完了呢?賣完又進貨,這三萬元的進貨成本,不知道一年內,轉了好幾十圈呢。假如按七天一個完整周期,那一年可以轉五十圈。一百五十萬的生意,底本卻隻有十萬元,那貨幣乘數,在這個小圈子內,可以達到十五倍了。

資本周轉的速度,決定著你生意的利潤。這樣,薄利多銷的生意,往往是個大生意。目前,冬子的餐飲,由於規模的擴大,毛利率是處於下降通道的。一般達到30就不錯了。但是,由於生意好,資金周轉快,一年的生意總量可不得了。如果按年計算,冬子這個趨勢周轉下去,一年可以得到大幾百萬的利潤。而冬子的底本,也隻不過幾百萬元呢。

有經濟學家所謂的挖坑理論,也說明了這一點。比如,當經濟運行緩慢時,政府出錢,讓一個人挖一個樹坑,政府給他一塊錢,讓另一個人栽一棵樹,政府再給他一塊錢。假如政府栽了一萬棵樹,表現上,付出了兩萬塊錢。但是,這個決策帶給整個社會的效益,卻遠遠大於兩萬塊的。

要知道,挖坑的,栽樹的,需要鐵鍬,那鐵匠鋪的生意就來了。栽樹的,種樹苗的生意就來了。所有從事這個產業的人,要吃飯,那飯館的生意也來了。從鐵匠到飯館到苗圃,他們都掙了錢,他們的投資與消費,也被激活。整個社會如同一池春水,被攪動起來,有一種風起雲湧的感覺。

同樣,外來投資也是一樣的。這些房地產商人是賺了錢。但是,那些拆遷戶,也是直接的受益者。他們有錢了,就得消費。而消費品的商家,也跟著賺錢。而為了裝修而產生的整個行業,家具行業,甚至汽車行業,都跟著活了起來。

要知道,假如所有人的收入如果是恒定的話,那消費的規模也基本是恒定的。如果有外來的活錢,那消費的擴大就是必須的。投資與消費形成一個正循環,從此,容城,就再也不是以前安靜的容城了。

要知道,一個外來投資者,他賺錢的利潤水平再高,直接投資利潤也隻不過一二十個點。但按平均貨幣乘數為8來計算,這投資所帶來的社會經濟總體效應,將是多大?


最新小说: 本相權傾朝野,請陛下駕崩! 詭異複蘇,我卻變成嬌弱萌妹 統帥全軍,建百支特戰隊稱霸全球 趕山:從宰豬開始稱王 前世夫君來求娶,都重生了誰還嫁他 綁定軟飯係統後,我迎娶了修仙女神 淵天神脈 驚!首富兒子女朋友竟是船王孫女 空間靈泉帶我重生賺億萬家產 畢業後,我過了躺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