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兄,你感覺怎麼樣?”孔夢尋有些緊張的問道。
“很好,前所未有的好。”白澤眨了眨眼睛,握了握拳頭,他仍是滿頭如雪的白發,俊美到難辨雄雌的麵容沒有絲毫改變,血金色的眸光為他平添了一分貴氣,卻與他的出塵飄逸並不衝突,顯得十分和諧融洽。
他有些出神的感受著自己的狀態,很意外的感受到,明明魔力與肉身戰力都沒有發生絲毫增強,但自己有一種超脫一切之感,似乎一切都不再與以往相同。
甚至於這個世界給他的感覺都跟以前大有不同,這風,這空氣,這溫度,都和以往的感覺不一樣。
這天還是這天,地還是這地,但他有種打破了紗罩,看到了真實世界的感覺。
這感覺過於奇異,一時半會,白澤還無法習慣。
孔夢尋看他不像是有問題的樣子,長舒了一口氣。
花了三千多呢,要是再給白澤兄整出點毛病來,我非得找那奸商拚命去。
“現在已經今非昔比,學習聖言,再也不用自廢傳承記憶和境界了。”孔夢尋笑著說了一聲,回憶起了之前三十六個孩子一起自廢或者被迫自廢的壯觀場景。
那時他還太過弱小,隻能用這種最粗陋的辦法,但效果也相當不錯。
至於白澤兄的智力,經過了親近聖言的體質改造之後,他完全可以在三天之內掌握聖言,辨認聖言。
道境教室之內,萬魔經與道境的融合體對白澤的作用已經不大了,畢竟魔皇境強者已經完全掌握了一條至強魔道,徹底操控著那條魔道河流。
但好歹有些作用,比如讓白澤覺得更加接近道,頭腦更加清明,這對於魔皇境強者來說,已經是十分珍貴的輔助了。
白澤端正的坐在教室裡,不再將自己當成魔界之主,而是十分恰當的調整了自己的心態,將自己完全當成了孔夢尋的學生,一切都以他說的為主。
孔夢尋也不囉嗦,仍是按照以往授課的步驟,第一堂課,是為白澤講解聖言版千字文,讓他從淺入深,係統性的體會華夏文明的魅力。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
謂語助者,焉哉乎也。”
隨著孔夢尋的聲音響起,白澤隱隱看到有日月星辰在變化,天地在開辟,陰陽在流轉,他似乎是進入了一片如夢似幻的世界......
以往,在他未曾開始學習聖言的時候,聽到孔夢尋念誦的聖言,文字會以一種奇異的方式進入到他的腦海當中,讓他自然而然的了解其中的含義,而現在,當他真正的懂得了每一個字,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條道,或大或小,或寬或粗,最直接的為他闡釋著這個世界的本質。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千字文之後,以白澤的記憶力與理解能力,很快便將那些基礎的字詞記得清清楚楚,並且能夠加以應用,於是孔夢尋切換到了《道德經》,試圖以華夏聖賢的智慧,啟迪這個世界的象征智慧的神獸。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
“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混沌之時,陰陽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源的起點。
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
白澤聽得如癡如醉。
這堂課,整整上了三天,這三天內,孔夢尋也進入了一種極為亢奮的狀態,他努力的傾囊相授,將自己腦子裡儲藏的所有知識全部慷慨的與白澤共享,沒有一點藏著掖著。
他曾經聽爺爺講述過的所有經文,甚至於他在中學課堂上和大學課堂上學的那些課文,他全部都表達了出來。
白澤作為魔皇,精神力與靈魂強度舉世無雙,他的腦力遠遠超出了孔夢尋的理解與想象,都不說過目不忘的天才,他的腦子簡直像是一台超級電腦,說什麼就能立刻明白,並且舉一反三。
教這樣的學生,完全激發了孔夢尋熱血的教師之魂!
這說一說就懂,一教就會的學生,絕對是每個老師夢中都渴望的超級大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