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那邊大肆報道波卡與方園公司的簽約,為了突出上海,報道的重點放在波卡大中華區辦公室上。
先將波卡的國際地位渲染一番、再把波卡大中華區落地上海某區某寫字樓又渲染一番,一篇報道看下來,像是在說上海引進了波卡這麼個大品牌,城市有眼光、品牌有前途。
報道連簽約的另一方方園公司都沒有太多的筆墨,更彆提鄭斯南這個實操的外地人了。
所以通篇看下來,也沒有江城什麼事……
.
“說是給我進場造勢呢?我沒影就算了,江城也是一個字都不提呀。”鄭斯南看到舒臨安給她傳真過來的新聞後,立刻打電話給顧時川,抱怨這個新聞沒給銷售進場帶來任何有價值的推進。
“我辦公室在上海,我能不拍上海的馬屁?”顧時川笑說道。
“把高光都給上海,順嘴提一句會在江城做第一批試銷,這麼一句話藏在全文裡,一般人也不會留意。但我可以摳出來給商場經理看啊……”鄭斯南又惱又氣。
“現在是沒辦法加了,但配圖是簽約時的大合照,照片上有你。”顧時川當然不能和鄭斯南說,他的辦公室在上海、惠稅政策也隻能在上海享受,但銷售團隊沒有放在上海,這對創造就業崗位來說,上海是吃了虧的,所以他必須讓上海看到他的誠意。
至於江城,他不享受那邊的優惠政策,但給他那邊創造了就業崗位、商場
進出又產生營業稅,江城唯一有話可說的是鄭斯南這邊的帳入在上海,少收了收入稅。
但這一點還不至於得罪江城,他們不可能不要商場購進和賣出的營業稅、也不可能不要鄭斯南這邊多出來的就業崗位,所以報道不提江城,不僅不會得罪江城、江城還不敢得罪波卡。
畢竟辦公室放在哪裡,大本營才算在哪裡。而不涉及到稅收、員工、保險這些複雜手續的銷售點,卻是隨時可以撤走的。
“我收的傳真件,看不清。不過暫且用著吧。”鄭斯南也知道再扯下去也不可能把江城兩個字加上去。不過這事必須得提,得多提,省得他人坐在上海就忘了江城才是給他出業績的地方。
“我已經安排人給你寄原件過去了。”顧時川回答說道。
“謝謝。對了,我看了你們公司隨樣品寄過來的產品手冊,還有在生產國的陳列和堆頭,我突然有個想法,你看行不行。”鄭斯南盤膝坐在椅子上,邊看產品手冊邊說。
“你說。”電話那邊的顧時川應道。
“我想在南國裡做一個旗艦店。波卡所有口味、規格,全部集中在這個店裡。”鄭斯南說:“我是這樣想的,一來是波卡辦公室不在江城,我的銷售團隊又不算太大,難免百貨公司會有疑慮,怕我不知道哪裡弄的貨,做一單就走,不肯給我櫃位。我們有個花了成本的店放在這裡,讓他們知道我不是做
幾天就走的皮包公司。”
“二來是展示波卡的實力,也為進場選櫃位的談判增加點助力。畢竟有推廣費的品牌不多,國內產品還處於酒好不怕巷子深的理念階段,像波卡這樣願意做推廣的,他們應該會歡迎的。”
鄭斯南說是在征求顧時川的意見,但說話的語氣卻很是堅決,其實是在心裡已經決定了就是要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