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命人再度傳話“將軍不肯歸降,我軍將在伏牛坡周圍堆積木柴,以火相攻。”
陳台回話“且容我考慮一日,再做回答。”
周皓傳話“一日太多,隻給半日!若將軍還是不肯降,隻能一把火燒儘坡上兵馬。”
陳台答應仔細考慮,半天之後再做回應。
另外一邊,唐玉率兵趕到丹潼澗,全軍設伏。
李勳領兵五萬一路追擊,抵達丹潼澗附近。
按照司馬法的建議,沒有急著進入丹潼澗,反而就地整軍,命斥候一路查探,穩穩推進。
唐玉見狀,馬上改變策略,知道司馬法看破計策,取消伏兵之計,隱於山中暗暗觀察。
司馬法難纏,李勳未必是對手。他在司馬法身邊,計策基本沒用,一旦離開司馬法,總能招到破綻。
李勳穩紮穩打,緩緩進軍丹潼澗。
本來做好準備迎戰,卻發現唐玉兵馬並未出現。
命人仔細查探,兩萬兵馬不可能銷聲匿跡,果然找到對方登山痕跡,於是領兵追趕。
唐玉在丹郡之時,便將周邊地形通過沙盤詳細了解,丹潼澗每處地方都在腦中印著,了如指掌。
得知李勳帶兵上山圍捕自己,很快想到計策,下令全軍前往丹潼澗深處,通過狹窄的長穀。
對方兵力占優,可是到了這邊因為狹窄山穀的原因,直接受到限製。隻要將其引入其中,在山穀內作戰,對方無法依靠兵力優勢獲勝。
李勳也不傻,一路追到丹潼澗深處,看到這個狹窄山穀,立馬下令全軍駐足。
好歹作戰經驗豐富,換作自己麵對唐玉的情況,肯定會在此處決戰,利用峽穀限製兵力,狹路相逢勇者勝。
因此派斥候先行打探。
唐玉也知道李勳沒那麼容易中計,所以提前命人做過準備。
斥候進入山穀之中,四周看不到一個敵軍士兵,一路過去,發現地上有匆匆丟下的兵器鎧甲、軍糧帳篷等各種軍用物資。
通過峽穀,便見前方林間笙旗招展,正往遠處移動。
迅速返回彙報,李勳沉思唐玉兵馬慌亂,甚至為了跑得更快不得不丟掉兵器鎧甲,連最珍貴的軍糧物資都舍得丟掉,隻顧逃命,看來被嚇破膽,兵無戰心!
當下大喜,傳令全軍追擊,不能讓唐玉跑了。
其實林間招展的笙旗,是唐玉分出千人故布疑陣,然後在穀內拋下各種物資,做出倉皇逃竄、毫無戰意的樣子。就是為了迷惑李勳,引他進入山穀。
李勳果然上當,率領騎兵迅速進入峽穀,朝著前往追逐。
到了穀中,突然一聲炮響,頭頂落石紛紛,瞬間砸亂軍勢。
同時,唐玉領兵從另外一方殺出。
被落石打亂陣腳,李勳嚇一大跳,不過很快穩住,大聲下令重整隊伍,迎戰唐玉。
兩軍交接,在峽穀之中展開激戰。
峽穀空間有限,即便唐玉這邊也無法一次性投入兩萬兵馬,更不用說李勳所率軍隊。
唯一不同的是,唐玉提前抵達,並且在峽穀上方設下埋伏,不斷向敵軍丟下落石。
這就占據主動,激戰時李勳兵馬中後段被落石砸得混亂一片,穀外士兵不明情況,隻看到前方亂成一片,像是打了敗仗。
軍心逐漸混亂,激戰中李勳又沒辦法安撫,於是情況一度惡化。
混亂狀況下,逐漸出現逃兵,帶著旁邊同伴也都恐懼起來,規模越來越大。
甚至有人大聲呼喊,說是主將被殺,已經敗了。
後方不明情況,一旦混亂造成影響難以估量。戰場上最怕就是這種,於是李勳雖然兵力占優,卻在此處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