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威武!
馬喬之子馬健因父病逝,故而投靠魏暉。
誰料魏暉被司馬法打敗,失卻密州。
馬健不願投降,帶著親信南逃。
一路漂泊,略顯蒼涼。
有感而發,歎道“朝廷動蕩,權臣當道。欲報國恩,卻落個飄零無根。天下之大,何處能夠容我?”
族弟馬廉建議“寧澤占據金、漢、丞、梁四州之地,不如前往投之?”
馬健說道“寧澤與陸驄無異,陸驄至少挾持惠帝,劉元香區區公主,又是先帝所生,豈能投之?寧澤野心勃勃,欲謀天下,是為國賊,我父招募義軍為國除賊,今日豈能從賊?”
“大兄所言甚是!”馬健親弟馬錦說道,“寧澤、陸驄皆為國賊,挾皇室以謀天下。我等義軍,豈能從之?以我之見,不如前往袞州投靠馮勝,馮勝與先父有舊,必能收容!先有落腳之處,再思救國之策!”
於是馬健帶領親信一路南逃,抵達袞州崇文郡。
崇文郡太守馮勝聽說馬健到來,親自迎入城內,對他說道“昔日馮某落魄之時,馬兄相待甚厚。馬兄病逝,馮某心痛難當。幾位侄兒即來此處,便安心留下。且在馮某帳下聽候調用。”
馬健誠心道謝,便在馮勝手下做個主簿。
前線四州軍隊大戰司馬法,陷入焦灼。
袞州刺史吳雙緊急調動各郡兵馬,前往援助。
馮勝接到命令,對馬健說道“前線吃緊,使君下令馳援。我欲出征北伐,還望侄兒代為鎮守崇文。”
馬健恭敬回應“世叔放心,有侄兒在,崇文固若金湯!”
馮勝調動城內大軍,浩浩蕩蕩北上支援。
過了數月,前線戰報,司馬法大破四路聯軍,吳雙被其生擒,陣前斬首。
馮勝為吳雙報仇,卻被司馬法設計困住,遭火攻全軍覆沒。
袞州全軍潰敗。
消息傳回,羌陽太守劉盤立刻舉兵,要占袞州之地。
大靖太守李杉、錦屏太守白鏡堂紛紛舉兵,州內烽火再起。
吳家全軍覆沒,袞州無主,各地郡守自然生出野心。
三郡太守各自派遣使者,要求崇文郡選邊,投靠其中一人。
馮勝之子馮義怯懦,不知所措,便對馬健說道“劉盤、李杉、白鏡堂皆如豺狼,如今父親亡故,不知如何是好,還望兄長助我!”
馬健回道“世叔收留我等,命我鎮守崇文,自會全力以赴!”
馮義問他“眼下劉盤、李杉、白鏡堂皆要奪取袞州,我等如何是好?”
“愚以為,劉、李、白三人趁亂舉兵,不顧朝廷禮法,皆為國賊,不可與之為伍!”馬健回答,“當拒絕三郡邀約,招兵買馬鞏固城防。”
馮義聽從建議,回文拒絕三郡太守邀約,下令全城招募士兵,交由馬健訓練。
耗資招募一萬兵馬,經由馬健之手訓練成可用之兵。
馮義拒絕邀約,三郡太守都不高興。
距離最近的錦屏太守白鏡堂派遣大將白亭晚出兵崇文,準備以武力強迫馮義。
在他看來,馮勝死後,崇文郡就剩一幫不成器的小家夥,很好對付。
白亭晚領兵八千來到崇文郡,馮義大驚失色,慌忙詢問馬健如何應付。
馬健請命出戰,馮義準之。
兩軍交鋒,馬健佯敗引誘白亭晚,伏兵儘出將其擊敗。
白亭晚後撤二十裡地暫且駐紮,馬健也不追趕,回到城中駐守。
得知馬健大勝,馮義對他說道“兄長文韜武略,勝弟多矣!弟素來無大誌,怕令先父失望。若兄長執掌崇文郡,必定大有作為!”
當著眾官員之麵,想要將城池讓給馬健。
馬健慌忙拒絕,回答說道“世叔收容我等已是大恩。崇文有難,我等拚死相報,儘力輔佐,不敢有非分之想!義弟放心,有兄長在,必能保崇文無恙。”
馮義又勸,馬健堅持拒絕。
夜間,馮義回到屋中,跟妻子說起此事,怕自己無能,守不住父親基業。
妻子說道“父親基業,豈能贈予他人?”
馮義回答“兄長並非外人。”
“你姓馮,他姓馬,怎的不是外人?”妻子急道,“馬健若得崇文郡,我們一家老小還有命?”
“兄長忠義之人,不似你想的那般!”馮義倒是相信馬健。
“你若擔心自己無能,不如招賢納士!”妻子說道,“馮家旁係兄弟那麼多,還怕沒人幫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