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廷當然知道水源重要,但楚白讓他堅守城池,任何情況都不能出去,以免有失。因此另想他策,派人尋找精通打井的工匠,希望儘量打鑽更多水井,維持城內基本所需的水源。同時下令保護城內晉升的所有水源,包括百姓家中水井,優先征調軍用。
數日之後,君陽河完全乾涸,上遊水源流往他處,城內水源完全不夠用,百姓對自家水井被官府征用很是不滿,甚至爆發多此衝突。
負責打井的工匠回報,找不到合適地下水脈,畢竟永安地下水脈稀少,否則不會完全依靠君陽河。
手下又勸榮廷,希望出城奪回水源,畢竟水是最重要的生活資源,必須讓君陽河上遊水源重新回到城內。
榮廷不答應,覺得城內水源節省使用,可以讓軍隊堅持一個月左右。加上冬季時不時會下雪,可讓軍隊、百姓取雪化水,沒有問題。
杜威軍截斷水流之後,並不急著攻城,隻是圍住永安郡四處城門,絕斷城內任何人出城打水的可能性。
說起來榮廷的想法是對的,依靠現有水源,若能下幾場雪,百姓化雪成水節儉一點,完全可以堅持。
可他運氣似乎沒那麼好,半個多月永安郡隻下一場雪,而且不是很大。
下雪之後沒多久,整個永安城所有角落都被百姓清掃得乾乾淨淨,不剩一片雪花。
隻是化開之後,隻有很少的水量。
軍隊是確保最低程度的供水需求,沒有多大問題,百姓民怨越積越多,尤其家中水井被士兵占據,明明屬於自家的水源隻能看著,一滴都拿不到。
終於,怨氣積蓄到一定程度,完全爆開!
元州本就是楚白從蘇均手中搶奪,來不及經營,民心很低。
本來百姓生活過得去,誰管是誰控製。如今落到連水都合不上的地步,便想起蘇均在時正常的日子。各種不滿積累起來,一旦傾瀉便是可怕洪流。
也不知道誰先帶的頭,城內百姓紛紛聚集,走出家門衝擊城門,與榮廷軍隊爆發衝突。
榮廷大驚失色,急忙下令鎮壓暴動百姓。
結果情勢更難控製,本來永安百姓便已憤怒至極,又遇到官府暴力鎮壓,讓他們怒火更盛。
失控的百姓與榮廷部隊衝突加劇,演化為激烈戰鬥。
有百姓靠著人數衝亂城門守軍,直接開啟城門。
杜威抓住機會,帶著項嶸、項宴兄弟,大軍衝殺過去,呼籲當地百姓協助奪城。
永安百姓為樂君陽河水源恢複,於是帶著杜威大軍殺入城中。
榮廷率領守軍拚命抵擋,終歸頂不住百姓協助下的杜威大軍。
杜威攻破永安,斬首榮廷,餘者皆降。
奪城之後,立刻安撫百姓,承諾最快速度疏通君陽河,恢複百姓用水。
與此同時,丁牧領兵攻打呂梁郡,沿途占領各個縣城。
公孫尉帶兵守衛呂梁郡,呂梁上下官員對其極度巴結。
一日,呂梁都尉何芳邀請公孫到府中喝酒。
公孫尉喝醉之後,借何芳茅廁出恭,途徑後院撞見何芳最疼愛的小妾楊氏,借著醉意將其侮辱。
下人撞見,趕緊告知何芳。
何芳慌忙趕到後院,見此情景勃然大怒,情緒失控下拔劍刺死公孫尉。
之後感到後怕,不知所措。
家人對他說道“如今殺了公孫尉,不如騙開城門,迎丁牧進城!或可借著公孫尉頭顱,博取戰功!”
何芳無路可退,便誘殺公孫尉隨從,帶著部下騙開城門,放丁牧進來。
丁牧不費一兵一卒奪了呂梁,果然重用何芳,讓他協助穩定局勢。
何芳彆無選擇,儘心儘力協助丁牧,帶兵拿下不願投降者,儘力安撫民心。
丁牧讓手下文書寫信,迅速傳給寧澤,報告這邊的情況。信中說明何芳之事,覺得這人能力可以,而且殺了楚白手下大將,隻能儘心輔佐己方,可以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