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正常,寧澤隻有50仁德,勸降成功率太低了。何況蕭齊、孔瀾忠誠度都80以上,更加增添難度。
要是劉元香在這兒,以她的仁德還有特技,稍微勸上幾句這倆估計直接降了。
“不識好歹!”旁邊杜威見狀,舉著銀蛇矛過來,厲聲說道,“好意相勸,你二人竟如此無禮!兄長,這等頑固之徒留之何用,不如宰了!”
“住手!”寧澤趕緊攔住杜威,“賢弟莫要衝動,先將他們押下去,趕緊出兵邢台。敵軍主力皆在此處,邢台郡怕是兵力空虛,正好趁勢拿下!”
杜威很聽話,於是放過蕭齊、孔瀾二人。
收攏降兵後,大軍馬不停蹄,朝著邢台郡方向疾行。
有部分逃兵突圍出去,一路回到邢台郡,向太守張藝報告“寧澤從天而降,施術令我軍陷入火海,死傷無數。我方伏兵被破,蕭齊、孔瀾兩位將軍皆被生擒!”
張藝聞言大驚,急忙問道“郭煒、董瀚現在何處?”
“敵軍已達坩山,兩位將軍就算沒死,恐怕也與蕭齊、孔瀾將軍一樣,落入寧澤之手!”
聽到這話,張藝直覺眼前一黑,差點栽倒。
蕭齊、孔瀾、郭煒、董瀚四員大將,都是張藝的頂梁柱,城內主力軍隊交給他們,隻求堵住寧澤。
誰能想到在寧澤麵前,他們全都敗了!
也是,正常情況下兩軍交戰,對手再厲害四員大將也能頂住好一陣子。可是對方施展法術,這就不是人力可以抵擋。
主力軍隊都被消滅,邢台郡隻剩老弱病殘五千左右,寧澤軍隊過來,哪裡擋得住?
就算向周邊郡城求救,肯定來不及。
慌亂之下,張藝召集城內官員,詢問對策。
郡丞說道“敵軍來勢洶洶,又有寧澤施法。四位將軍率領數萬大軍尚且抵擋不住,我等怕是守禦不住。以下官之見,不如提前出城,北上石山郡。待朝廷大軍來援,一起殺回邢台!”
張藝歎道“司馬軍師命我守住邢台,棄城而逃,便是違背軍令!軍師執法極嚴,違令者殺無赦。爾等或能保住性命,本官這可腦袋怕是交代了!”
文武官員麵麵相覷,倒是沒有反駁。
確實,張藝若不戰而逃,一來違反軍令,二來有失體統,以司馬法的執法力度,掉腦袋是肯定的。
可是不跑,就憑城內五千老弱殘兵,寧澤軍隊殺過來後,同樣守不住城。
一旦城破,不還是掉腦袋?
橫豎都是死,張藝夠倒黴的。
商議許久沒有結論,暫且散會。
張藝回到家中,心事重重。
妻子元氏見了,上前問道“夫君為何悶悶不樂?”
張藝歎一口氣,將眼下局勢如實告知。
元氏想了想,對他說道“即然兩邊都是死路,夫君何必死守氣節?與其抵抗禍及家人,不如開門獻城,投靠華國!”
張藝聞言皺眉“如此一來,本官便是梁國罪人,得萬世罵名!”
“梁國勝,則夫君為罪人!然夫君即死,也不得賢名。”元氏說道,“華國勝,則夫君為功臣。何來萬世罵名?”
“這……”張藝聞言心裡一動。
元氏繼續說道“夫君覺得當今天下,誰人擋得住那位寧神仙?以人力抵擋仙人,與螳臂當車何異?”
張藝當即衝著元氏拱手拜道“夫人一席話,頓開茅塞!本官當順應天時,身為邢台太守,當以百姓為念!寧神仙以仙人之姿現世,我等凡人豈可螳臂當車?”
當即回到官署,再度召集城內文武,宣布投降之事。
城內文武都是張藝一手提把,自然惟命是從,無人反對。
寧澤拿下郭煒、董瀚、蕭齊、孔瀾四員大將,率領大軍浩浩蕩蕩殺向邢台郡。
來到邢台郡西側,就見城門大開,邢台太守率領城內文武在城外等候,數千老弱殘兵列陣。
寧澤心說,對方這點兵力,難道還想拚死抵抗?
當下轉頭以眼神示意杜威。
杜威會意,縱馬出陣,手提銀蛇矛大聲喊道“華國驃騎將軍杜威在此,誰敢與我一戰?”
張藝被杜威的吼聲嚇到,趕緊騎馬上前,恭敬施禮“將軍,莫要衝動!下官乃是邢台太守張藝,聽聞丹陽王領兵前來,特率城內文武相迎獻城,願向王爺臣服!”
“哦?”寧澤騎著絕影,帶馬蟬佩來到陣前,“爾等皆願投降?”
“王爺神仙般的人物,下官哪敢以卵擊石?”張藝急忙回答。
“哼!郭煒、董瀚、蕭齊、孔瀾四將不是你派來的?”杜威冷聲喝道。
張藝慌忙回答“司馬法命下官出兵,哪敢不從?”
“你是真心投降?”寧澤問道。
張藝連連點頭“我等真心投降,願為王爺效力!”
說音落下,寧澤便見對方所屬勢力產生變化,由梁國轉為華國。
於是點頭道“識時務者為俊傑,張太守做出明智之舉,絕不會為今天的選擇而後悔!”
“多謝王爺!”張藝鬆了口氣,寧澤這麼說,代表接受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