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尊,我二人敢以性命擔保!”管學虎、白朝信異口同聲。
“先不說這個,”丁弼擺擺手,“本官不能確定你二人是否投向寧澤,有所圖謀。不如這樣,寧澤派鳥妖入城尋找虞仲喆、李伯魚家眷,人就在城門,本官將他們放出。你們兩人先將家眷送到寧澤麵前,看他如何處理。如果寧澤真的隻為虞仲喆、李伯魚家眷,處理完此事,自然掉頭離開。你二人送走寧澤,再來彙報。若寧澤不走,反而帶兵來攻,你二人就在城外拖住對方,證明自己!”
“府尊,我二人何德何能,哪裡拖得住寧澤?”管學虎、白朝信麵露苦色。
“言儘於此,你二人好自為之!”丁弼下令,“先退兩裡之外,家眷即刻送出。”
還要退後兩裡等著?
被懷疑的管學虎、白朝信趕到特彆鬱悶。
可是彆無選擇,隻好帶隊後退兩裡之外乖乖等著。
等他們退後,丁弼打開城門放虞仲喆、李伯魚家人出來。
家眷都是懵的,突然聽到這種悲痛消息,實在不敢相信。
來到城外見到管學虎、白朝信,倒是認得出他們,趕緊上前問話,確定真相。
管學虎、白朝信不敢說謊,但對他們也不能講太多,至少上頭製定的計劃無法告訴他們,同時也擔心家眷知道真相找寧澤拚命,可能引起寧澤不悅,直接攻城。
隻能跟他們說,虞仲喆、李伯魚為了降服妖物,不幸被妖物吃掉,屍骨無存。
家眷聽到這話,確定家人死訊後,老老小小哭得那叫一個傷心。
管學虎、白朝信先將他們帶到寧澤麵前,商議賠償之事。
寧澤口才等級不低,將虞仲喆、李伯魚描述得非常英勇,把他們塑造成為崇峪洞百姓犧牲的英雄人物,為自己沒能保護好兩位英雄倍感抱歉,先向家屬致歉,按照之前所說許下承諾,不但要為虞仲喆、李伯魚立碑,讓他們流芳百世,還要以丹陽王的名義賠償家眷大量金銀,確保他們一世勿憂,男女老幼都能過上富足生活。若家眷願意,可以遷往金州華郡,享受官員家眷待遇,每年享受俸祿,並且賜予豪宅、良田。子女有才學者,可直接免試進入朝中做官。
家眷不敢置信,一邊對寧澤說虞仲喆、李伯魚為家鄉百姓獻身,本是應該,王爺能夠相助降服妖魔已經感激萬分,沒有必要致歉;一邊糾結要不要背井離鄉前往金州,畢竟對方開出的條件太誘人,讓人難以拒絕。畢竟虞仲喆、李伯魚作為一家之主,承擔著兩個家庭的經濟開支來源,他們的死對家裡造成巨大壓力,僅靠家中存銀根本支持不了多久。
管學虎、白朝信在邊上不知說什麼好,他們確信虞仲喆、李伯魚死在寧澤手中,現在對方又在裝好人,安排兩人家眷,誰都知道是何用意。
不過是借此收買民心,提高他的聲望。
問題是沒辦法當麵揭穿,管學虎、白朝信承受不起因此造成的後果。
隻能看著寧澤將虞仲喆、李伯魚家眷忽悠得感激涕林,就差跪下來磕頭謝恩。
最終虞仲喆、李伯魚家眷決定前往金州華郡,他們被寧澤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加上對方開出的條件實在太難拒絕,留在閩江郡等著花光存銀然後全家人吃土?當然是去金州華郡,享受一輩子的富貴榮華才對。雖然有些過意不去,可這也是一家之主用命換來的機會。
另外一邊,其實他們這些小老百姓也能看得出來,華國勢力越來越大,南成就算聯合周國、梁國也是抵擋不住,最終難逃被其吞並的命運。
要知道丹陽王寧澤可是神仙般的存在,彆說各種妖物,連水伯都被降服,誰能抵擋?
寧澤相當乾脆,虞仲喆、李伯魚家眷下決定後,便讓邵乙調動兩百士兵,負責護送他們離開閩江郡,一路前往金州。
送走虞、李兩家家眷,管學虎、白朝信想著接下來該怎麼辦。
不過寧澤一開始就是以找到虞、李兩家家眷展開賠償為由,既然此事已經解決,或許可以試試勸說對方退兵?
管學虎當下找到寧澤“大王,如今事情已經處理完畢,我等感謝您能為虞校尉、李先生家眷著想,做出這等安排。既然事情告一段落,接下來暫時沒有勞煩大王之事,不如我二人護送大王返回澤山郡,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孤當然要回去,不過已到閩江郡附近,怎能不打招呼就離開,對太守多不禮貌?”寧澤笑道,“不如二位帶個路,到城外跟太守見個麵,打了招呼再說。”
“……”聽到這話,管學虎、白朝信心說事情沒那麼簡單了解,這下麻煩了!寧澤擺明得寸進尺,根本沒有想過離開。
打招呼是假,肯定圖謀閩江郡,這可如何是好?
現在翻臉?己方兵力完全不夠看的,要不撤回城門外,丁太守不至於見死不救吧?在城外與寧澤交手,隻要城中守軍能夠幫忙,就算打不過他,在掩護下撤退還是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