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沒有係統,未必猜到馮喬想法。隻是虛擬地圖將周邊地形,還有敵我雙方兵力完全呈現,對方的布局一看就是故意將羊腸小路擺在那裡,要將華國運糧隊逼到那邊,按照對方想法換路前進。
恐怕羊腸小道有問題,就算中途沒有伏兵,出口處肯定被敵方兵馬占據。
隻要繼續往前,對方肯定會設法堵住長蛇穀,斷掉通行路線,然後埋伏突襲一波!
麵對前後夾攻,為了保護糧車,隊伍不得不轉道離開對方攻擊範圍,就會按照他們的想法進入羊腸小道。
既然知道對方意圖,寧澤當然不會讓其如願。
長蛇穀兩側都是懸崖峭壁,不適合火攻,隻要上前,對方肯定投下落石,堵住去路同時,會有大量運糧兵折損。
除了這邊,隻有羊腸小道可以通往前方,跟上主力大軍。知道那邊有問題,寧澤也不可能讓糧隊進入。
看起來好像進退無門,若寧澤不在,估計會被得逞。可惜寧澤在此,情況截然不同。
這三路兵馬看著好像威脅很大,實際削弱了大靖郡守城兵力。成功截下運糧隊還好,在這裡失敗,隻會給馮喬那邊製造更大壓力。以這點兵力想從後麵給寧澤大軍製造麻煩,根本不夠格。
所以寧澤不在這裡跟他們浪費時間,帶著整支運糧隊直接傳送,瞬間從敵軍麵前消失,出現在主力大軍附近。
埋伏在長蛇穀的南城將士苦苦等待,一直不見華國運糧隊。結果斥候趕回焦急報告“運糧隊抵達長蛇穀之前,突然消失不見!”
後麵趕到的隊伍也得到這個消息,第一時間想到寧澤。
這邊剛剛遇襲,寧澤馬上得到消息,過來將運糧隊帶走?這也太快點吧?
他是怎麼做到的?飛鴿傳書也得大半天啊!
還是說,寧澤本身就躲在運糧隊中?
搞不清楚狀況,運糧隊消失,任務無法繼續,隻能通知第三路,讓羊腸小道出口處的他們收兵,同時,趕緊傳訊通知大靖郡那邊,讓馮喬知道計策失敗,寧澤介入其中。
寧澤兵馬跳過埋伏,加快速度往前推進,終於抵達大靖郡附近。
後麵負責截糧的三路兵馬撲了個空,趕緊調頭往回狂奔,必須儘快回到郡城。
馮喬接到飛鴿傳書,知道計策沒有成功,對方運糧隊直接從包圍圈消失,肯定是寧澤施了法術。
寧澤主力軍隊和後方運糧隊有一定距離,按理說就算他能瞬息千裡,後方突然發生狀況,得到飛鴿傳書也得半天時間。
除非寧澤有比飛鴿傳書更快的通訊方式,難不成又是某種法術?
這個倒是沒有料到,讓人意外。
沒能成功,情況相對麻煩。
寧澤將運糧隊保護得很好,有他的法術,再想截糧基本不可能。
派出去的三支部隊,分散大靖郡一定兵力,寧澤已經抵達郡城附近,少了那三支部隊,防守壓力更大。
那也沒辦法,誰能料到這種情況?
馮喬下令,全城將士堅守崗位,一刻不能鬆懈,全力備戰。
寧澤重回主軍,一路來到大靖郡東門,派人勸說城內守將投降。
城內立刻弓箭齊射,將人趕走。
既然態度表明,寧澤也不客氣,直接讓裴濟領兵攻城。
知道是裴濟帶兵衝鋒,馮喬、楊昭不敢鬆懈,他們對裴濟非常了解,知道他的厲害,城內最大兵力調到東門堅守,各種守城器械全部用上,與裴濟兵馬展開激戰。
裴濟第一波攻勢未能登牆,持續半天後暫且退回休息。
寧澤準備安排第二波攻勢時,之前派出去的使者從大靖郡城側麵繞路,騎馬飛奔而來。
在他身後緊緊跟著的正是尹公儒。
使者回營拜見寧澤,將馬健拒絕投降的消息當麵彙報。
寧澤早就料到,並不意外。倒是比較在意作為南成使者來到這邊的尹公儒。
“外臣尹公儒,拜見丹陽王!”在寧澤麵前,尹公儒不卑不亢。
通過係統查看屬性,這人對馬健還蠻忠心的。寧澤隨意問道“閣下至此,有何貴乾?”
尹公儒從懷裡掏出勸降書,拉開卷軸大聲說道“奉陛下之命,特來說服王爺投降南成!”
此言一出,寧澤表情古怪,身邊諸將各個瞪眼豎眉,恨不得立刻拔劍砍了這人。
開什麼玩笑?搞不清楚狀況嗎!現在快撐不住的是你們,拒絕勸降也就算了,竟然反過來勸說王爺投靠南成?沒睡醒還是有病啊?
寧勇沒等尹公儒讀出勸降書,直接上前一把奪過,送到寧澤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