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懂啊,突然看見這個消息,我現在一整個淚流滿麵的狀態”
“俺也一樣!”
“還記得梨寶上學的那幾年,每年幾乎沒有休息的時候,一到假期就榨乾所有時間進組拍戲,有些時候下了戲的路透臉和嘴唇都是白的嗚嗚嗚。”
“彆虐了彆虐了!!”
“以前再不好過,現在也好過了。我們梨寶以後還要演更多角色呢。”
李文這部電影花在拍攝上頭的時間總共有八個月,然而幾乎大半的時間拍攝出來的片段都沒有用到電影正片中,而後續剪輯又將近花費了一年的時間,前後剪輯出好三版故事。
中途甚至還產生過要不剪輯成紀錄片的形式,畢竟拍攝的時候確實也沒有詳細的台詞劇本,說是紀錄片也是有依據的。
最後的這版成片還是他最愛的意識流文藝片風格,隻不過這一次的劇情更加跑到了不知道哪個犄角旮旯去,從最初到最後,主角都孑然一身,好像講了點什麼,又好像什麼都沒講。
要是放在電影院上映,很難不被人吐槽一句無病呻吟,指定有點毛病!
但是放在電影節就不一樣了,作為藝術的殿堂,文藝片在其中就是哢哢亂殺的程度,更彆說是李文這樣擁有與評委們完全契合的審美的導演。
他們對於這部影片的評價十分高——
“很有哲學思想,整部片子用幾個人之間的相遇、相離直接將人生的實際樣貌都展現的淋漓儘致,看得讓人覺得共情,又不禁悵然。”
電影這次總共入圍了三個獎項,很不錯的成績。
讓人意外的是,演員獎項中居然是樂梨入圍最佳女演員,而作為主角的張青明這次則沒能入圍。
要知道,雖然張青明年紀大上不少,樂梨以後很可能會獲得比他更多的成就,但是現在還沒有呢,在所有人心中,一個是獎項頗多的影帝,一個是還在上升期的實力派,倆人基本上是兩個層次。
這結果很難不讓人費解。
倒是看過成片的人能理解這個結果,畢竟在李文的剪輯中,樂梨那個畫家角色在整部影片之中都有一種獨一無二的若即若離的氛圍感,她在鏡頭中的氣質魅力蓋住了片中所有人,也使得整條故事線都合理起來。
又因為整個過程中都不是演的,導致樂梨的演技在評委眼中發揮到了極致。
演技達標,又足夠令人著迷,才有了這次的入圍。
不過,沒人能猜到,樂梨其實總共隻在片場拍攝了一周的時間,原本也隻是作為客串的存在,還是在成片出來後被李文提了起來,做了個主演。
而她的鏡頭也被李文足足保留了二十多分鐘,也是這二十分鐘的時間征服了所有評委。
李文在自己剪輯的時候就感受到了自己的偏向,因此在之後參加電影節評獎的時候把樂梨的名字也提了出去,不過他倒是沒有提醒過樂梨本人。
劇組,拍攝進行的如火如荼,整個劇組都在忙活著,戛納的事情與他們無關,因此這天也和以往沒什麼區彆。
然而,在刷到微博之後,這種平靜就消失了。
“樂梨?嗯?樂梨?是咱們組裡的樂梨?”
“傻啊你,這麼小眾的名字還能有重名不成?”
“就是樂梨!樂老師入圍了戛納!!臥槽!!”
還在認真吃午飯的樂梨“”
正在努力扒飯的梁心怡“”
兩人聽到彆人的對話和尖叫,不由對視一眼,而後齊齊咽下嘴裡的飯。
下一秒,電話響起,是楊姐。
(查了才知道原來戛納不分主角和配角差點兒寫最佳女配了哈哈哈是我沒見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