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沅睡的安穩沉靜,心安理得。
沈良玉:
真該把這人從身上掀到榻下去。
他抬手將人攏在懷裡,仔細幫她掖好被角。
夜色沉寂。
來自奎州的信報,很快便送到了平津城。
駱韶衡倚坐在軟椅上,隻手扶額。
駱長淮打出“靖難”的旗號,自然讓他既尷尬又頭痛。
但下旨讓盧毅領兵去郢川平亂時,駱韶衡並沒有對此過於擔心。
畢竟赤林軍不過區區五萬人,遠遠比不上岷川的宿衛營。
直到眼見著赤林軍自奎州一路打進了熙州,駱韶衡才真的有點慌了。
一道聖旨,匆忙命沈良玉率一萬玉麟軍馳援奎州。
原本以為可以迅速紓解燃眉之急,沒成想事情又生了變故。
郢川的赤林軍遠比料想的要多,玉麟軍不敢貿進,隻能暫時退守逸城按兵不動。
靜遲殿裡異常安靜。
君臣二人相坐對弈,棋盤上卻久未落下一子。
程端垂首斂眸。
他知道駱韶衡此時心中煩悶,根本無心下棋,不過是想有個人陪伴在側罷了。
吱嘎一聲輕響,李榮從殿外推門進來:
“皇上,幾位大人已在殿外候著了。”
駱韶衡點點頭,命李榮將人帶進來。
程端識趣地起身施禮,準備退下回避。
“言卿也一並留下吧。”駱韶衡抬手止住他。
“是。”程端沒有多言,恭立一旁。
駱韶衡此次詔來議事的,自然都是當朝重臣,幾人來之前已然得知奎州的消息
如今沈良玉領兵退
守逸城,正等待朝廷增派援兵。
放到以往,增派援兵不是一樁難事,但如今岷川、熙州兩地戰事方熾,可供調派的人馬已然所剩無多,不得不對全盤戰局仔細斟酌後再做打算。
駱韶衡把幾人詔至靜遲殿,便是為了商議此事。
“還有多少援兵可以遣去奎州?”
“至多還能從各處再抽調三、四萬人馬。”兵部尚書牟百裡沉思片刻,答道。
如今因著削藩,大梁境內戰火四起,這三、四萬人馬,便是所剩的全部。
駱韶衡微微擰眉。
若是將人馬悉數遣至奎州,之後岷川、熙州兩地再起變故,可就真的無兵可派了。
帝王心中的擔憂,在場諸位自然都明白。
“臣以為,將赤林軍拒於熙州以外更為要緊。”通政史餘敬軒開口道:
“盧毅率兵與赤林軍苦戰已久,此時沈良玉在逸城遲遲按兵不動,未免有避戰之嫌。”
赤林軍已經打到熙州,都火燒眉毛了,還管郢川和奎州做甚?
餘敬軒頓了頓,又道:“此時派援兵去奎州,倒不若命沈良玉帶人與盧毅一道固守熙州。”
這話不無道理。駱韶衡聽了,點點頭。
他的目光在眾人身上轉過一遍,忽而開口問道:
“言卿以為如何?”
當年太傅曾不止一次提點過,程端此人深謀急智,如若遇事不決,殿下可以多問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