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奮拍拍腦袋,叫道。
她以前見過這隻鐵盒子,還當作玩具擺弄過,不過後來被老爸收走了。
“不錯,你還有印象。”
高瘦的中年人欣慰的笑道,“這是你爺爺的遺物,說是他好友的物品,臨終時曾托我代為保管。”
他拍拍盒子,笑道,“我思來想去,他的好友我在閒談時聽他提過,名字就叫作……鄭培元。”
袁奮眼睛一亮,問道“爸,你的意思是說,這就是蘇北找的東西?”
高瘦的中年人沒有回答,而且看向一旁的蘇北。
“叔叔,我可以看看嗎?”
蘇北壓抑住激動的心情,問道。
他有種直覺,自己現在的許多事,都與鄭培元糾纏在一起。
這裡麵也許有更多的隱秘。
袁奮的父親點點頭,將鐵盒子遞給他,示意隨便查看。
蘇北接到手中。
盒麵有一種清涼的質感。
上麵的紅褐色介質宛如瓷漆一樣,明暗有致,與兩側的花紋呼應。
“這恐怕不是普通的盒子。”
他心裡暗暗推測,“倒像是一件考古發掘的物件,是古董?”
雙手微微使勁,準備打開。
可是,他雙指用力,往外一掀,鐵盒子竟然紋絲不動,並未翻開。
這就有點不對勁了。
自己好歹是e級的非典型基武者,手上的勁力隨意掀翻一輛汽車不在話下。
然而。
竟然打不開一個小小的盒子!
想到這裡,他抬頭看向袁奮的父親,莫非這鐵盒子有什麼講究?
“嗬嗬,你發現了。”
高瘦的中年人眼睛裡露出些許讚賞,微微笑道,“這鐵盒子在交給我的時候,就已經上了鎖。”
他伸手指向鐵盒的側麵,那裡有一道三指寬的鎖印。
鎖印中間凸起兩個灰色的圓鈕。
“我當時問過我父親,這隻鐵盒子要保管到什麼時候?”
高瘦的中年人歎道,“他說,直到有一天,有人能打開上麵的鎖。”
他沒有往下說,但是蘇北和袁奮聽明白了,若是有一天有人能打開上麵的鎖,那麼這個人就是盒子的傳承者。
“一份遺贈文件,又不是黃金珠寶,需要這麼認真嗎?”
蘇北暗自吐槽。
他想不通鄭培元這麼做的用意。
莫非這盒子還有其他的寓意?
他伸手按一下鎖印上的圓鈕,有輕微的“嗒”的聲音響起,似乎是內部有精密的機括、齒輪在運作。
“這個鎖的樣式……有點熟悉?”
蘇北的眼睛微微眯起,回想起自己腦海裡的知識,未幾,定格在張二狗的一門雜學上。
不得不說,這位張家的履世者,就是一個人生寶庫。
天文地理,陰陽八卦,科學技術,人文藝術,工藝製品,五穀雜學……
均有涉獵。
蘇北已經從他身上獲得了無數助益,每次都有新的認知。
眼前這古樸的鎖印,在張二狗的知識裡,就有一些記載。
這種鎖,名叫“陰陽鎖”。
中間的兩枚圓鈕,上麵的細微的花紋,代表一陰一陽。
而開啟這種鎖的方法,就是需要依照特定的順序,按下陰陽兩枚圓鈕。
從而,陰陽交彙,激活鎖內的機括,開啟鎖內的芯門。
這種陰陽鎖的傳承非常古老,據說在黃帝蚩尤時期,就已經存在。
《黃帝內傳》裡記載,黃帝伐蚩尤,玄女為帝製司南車當其前,記裡鼓車居其後。
傳說這幫助黃帝打敗蚩尤的指南車,裡麵就運用了陰陽鎖的設置。
如果不是知曉陰陽密鑰的人,即便得到了指南車,也無法順利駕馭。
這陰陽鎖在指南車上的功效,就仿佛現在汽車裡的點火鑰匙。
袁奮的父親見他盯著鐵盒子發呆,不由問道“蘇北,你見過這種鎖?”
這一聲問詢,立即驚醒了深思的蘇北。袁奮也頗為好奇的看向他。
“叔叔,我仔細看了一下。這枚鎖與我們秋水高中圖書館裡一本書上的描述,有點相像。”
蘇北編了一個理由說道。
另外兩人頓時來了興趣,問道“哦,說說看,這是什麼鎖?”
他們有點意外,眼前這位少年的學識,似乎比想象中淵博。
“你們請看,這鎖印上有陰陽兩色紋路,兩枚圓鈕占據了陰陽位置。”
蘇北指著鎖印說道,“這種鎖就叫陰陽鎖,據傳是炎黃時期的智慧產物,用於指南車,因此又名玄女鎖。”
兩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見他說得頭頭是道,不禁信了三分。
“蘇北,那這鎖你能打開嗎?”
袁奮拍拍手笑道,眯起月牙一般的眼睛裡,充滿了傾慕和柔情。
蘇北搖搖頭,說道“這陰陽雖然隻有兩種變化,但卻可以層層疊加,沒有限製。不知道密鑰,難如登天。”
他有點發愁,鄭培元怎麼會留下這樣的一種遺贈。
“少年人,那你這可怪不得我了。”
高瘦的中年人笑道,“東西我給你找到了,是你自己打不開。這說明呐,你不是鄭老爺子指定的人!”
說著,他就要收回鐵盒子。
眼見線索就在眼前,難道就要這樣失之交臂?
蘇北心下一急,忙道“叔叔,請讓我試一次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