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玩具!
在蘇聯解體之後,曾經有一個俄羅斯作家貝德勒普耶洛夫斯基寫過一本書,來講述蘇27戰鬥機被引進中國的這段往事。
這本書後來被一個叫做肖雲的人翻譯成中文,就是後來在中國軍事論壇上大名鼎鼎的《日落共青城》一書。
偉大的蘇27戰鬥機,就誕生在蘇聯遠東的共青城。這裡,同樣是整個蘇霍伊係列戰鬥機的誕生地。
正在到處煽風點火的胡文海,來到了這裡。
“尤裡切爾瓦科夫同誌,你讓我真的是非常失望!”
蘇霍伊設計局對外公共聯係部的業務經理尤裡切爾瓦科夫同誌此時正垂頭喪氣的感歎著自己的命運,難到是被上帝所厭惡了嗎?
托了偉大的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的福,在改革與新思維的指導下,就連軍工廠也需要進行對外公關了。
因此而升任對外公共聯係部業務經理的尤裡切爾瓦科夫並不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在老一輩人的眼裡,隻有腐朽的資產階級才需要搞什麼廣告宣傳和公共關係。
在偉大的蘇維埃祖國,一切隻需要聽憑計劃委員會的指令行事即可。
對於還不習慣拉關係和求人的尤裡來說,這份新的工作崗位充滿了令人難堪的內容,以至於他懷疑自己究竟是哪裡得罪了上麵的領導不成?
就在他沮喪的回到加裡寧州利霍斯拉夫利市的郊區家中給自己放個假的時候,夜晚的一通電話將他從半睡半醒中叫了起來。
“尤裡切爾瓦科夫,我是米哈伊爾西蒙諾夫。我現在命令你,立刻到集團總部這裡來!”
說完,米哈伊爾就掛斷了電話。
早就已經完全清醒過來的尤裡切爾瓦科夫隻好用最快的速度穿上衣服,然後開著他的那輛半舊的“莫斯科人”轎車,飛一般的向設計局總部大樓趕去。
當他走進總部大樓的會議室的時候,才發現蘇霍伊的幾乎整個權力階層都已經在這裡就坐了。這包括設計局、實驗廠和生產廠的幾位老總,但多了一個麵生的亞洲人。
“好了,尤裡切爾瓦科夫,去你的位置上坐下。”
米哈伊爾沒有看他,而是麵色嚴肅的接著說道“我算是看明白了,如果說距離核聚變永遠有四十年時間,那麼距離國防部還我們錢就永遠都得等下一年。不用指望了,各位!大家可以指望風餐露宿來活著,比依靠國防部要靠譜的多了!今年的任務又削減了12,可去年的飛機還停在工廠裡沒人管,看來是有的拖了!”
“明年?同誌們,還是先想想今年吧,就在20個小時之前,已經是1990年啦!可是我們的工人要拿什麼過元旦?共青城裡已經三個月沒發工資了!”
“不過我們俄羅斯有一句諺語,叫做用手指向月亮的時候,傻瓜總是隻能看到手指。現在讓我們看看,究竟誰是傻瓜!”
“既然國防部指望不上了,我們就隻能依靠自己。如果再不行動起來,工廠裡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餓死人了。當然就算餓不死人,因為偷喝飛機防凍液毒死的也不行!”
“中國要從蘇聯引進三代戰鬥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政治局的決策是希望出口米格29,如果中國的同誌也是這麼想的,那也就算了。”
“但是在中國明確要求引進蘇27的時候,那些想要我們乖乖餓死的家夥們,還在寧可要談判破裂也不允許蘇27出口!同誌們,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我們共青城飛機製造廠,蘇霍伊飛機製造公司不能不發出自己的聲音,否則上麵的官僚們就會當這些聲音完全不存在!”
“我們要表麵自己的態度,要去爭取讓政治局改變自己的決策!不這麼做,我們這個組織,我們蘇霍伊這個集體恐怕真的要過不完今年這個的這個冬天了!”
“我的話說完了,你們誰讚成、誰反對?”
米哈伊爾雙手拄著桌子,目光在在場的每一個人臉上掃過。幾個廠的老總們並沒有多少猶豫,實際上情況也確實如米哈伊爾所說,已經是退無可退的地步了。
這時候再不起來鬥爭,就連這個為他們權力的集體都不會存在了。
蘇霍伊是一個利益結合非常緊密的團體,就好像蘇聯的巴庫團體一樣。
在蘇聯,巴庫石油團體長久以來占據著蘇聯石油係統的大半壁江山。不論是後來的烏拉爾油田,還是秋明油田,掌握蘇聯油田的都是巴庫這一係的人。
作為蘇聯少數能夠用來換取外彙的產品,石油部門在蘇聯擁有非常大的權力,而自然而然的巴庫一係的領導乾部在體製內升遷的就會更加順暢。
如果說石油產品為蘇聯外彙支撐起了半壁江山,那麼顯然軍工貿易就是另外半壁江山。
蘇霍伊在這裡倒下去了,失去了支撐的蘇霍伊係的領導乾部,自然就會至此衰落下去。以後的航空工業部裡,也再也不會看到他們這些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