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歸來之盛愛太子妃!
“皇上宣太子殿下覲見——”
“太子殿下覲見——”
隨著內侍們的聲音由近及遠,又由遠及近,太子宇文承川終於一步一步出現在了自聽說他在殿外求見後,便翹首以盼的所有人的視線以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殿門口,想看一看這位甫一滿月便被封為了太子,卻至今從未公開在人前露過臉的太子殿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如今他的身體又是不是還若傳說中的那般病弱?
所有人心裡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這盛京和大鄴的風,以後不定會往哪個方向吹了!
就見一個昂藏挺拔的身影不疾不徐的走進了保和殿的正殿,他的五官雖與皇上看不出明顯的共同處,但他的臉部輪廓卻與皇上的十分相似,他的身形稍顯瘦削,卻絕不會給人以瘦弱的感覺,他的神色看上去也很溫和,可他站在那裡,哪怕隻是一身布衣,臉上也滿是掩飾不住的風塵仆仆之色,氣度竟也一點不輸於皇子席上錦衣華服的二皇子三皇子兄弟幾個。
這一刻,在座的絕大多數人都不得不承認,眼前的人,單從外表氣度上看,是絕對當得起一國太子的!
不用說,這便是大鄴的太子宇文承川了。
宇文承川行至大殿正中站定後,便撩袍單膝跪下了,朗聲說道“不孝子承川叩見父皇,祝父皇聖體康泰,萬壽無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心而論,若非是在這樣的場合,宇文承川又自稱‘不孝子承川’,皇上還真沒法兒將眼前這個健康挺拔的人,與自己那個常年病弱,以致連自己身為父親,都時常記不起他具體長什麼模樣兒的長子聯係在一起,這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嘛!
可到底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臉也的確還是以前那張臉,皇上看見如今這樣的宇文承川,又豈能不多少生出幾分由衷的高興來,因笑著衝宇文承川坐了個抬頭的動作,道“我兒平身。”
待宇文承川謝了恩站起來後,方又問道“如今你的身體可都已大好了?枯竹大師一向可好?你既跟著枯竹大師修身養性,今年的萬壽節尤為難得,你怎麼不請了枯竹大師一道進京來,朕也好就近聆聽大師的高見,深入體會佛法的博大精深!”
宇文承川朗聲回道“多謝父皇關心,兒臣已經大好了,兒臣臨行前也邀請了大師一道進京,隻大師上了年紀,自年前身體便有些不適,到五月裡更是病得越發重了,將養了整整一個多月,方複能下床,如此自然顛簸不得了,兒臣亦不放心大師的身體,這才會一直耽擱到上個月月底才從淩雲峰動身回京,且喜一路上還算順利,整好趕上了與父皇磕頭拜壽,不然兒臣就真是沒臉見父皇了。”
說完朝殿外一揚聲“把蒼鳥敬獻上來!”
便有兩個人各捧著個被黑布籠罩著的籠子走了進來,待小心翼翼的放下籠子,給皇上行過三跪九叩大禮後,二人方揭開外麵的黑布,將籠子舉過頭頂,露出了兩隻蒼鳥的真麵目。
眾人忙都齊齊看過去,想看看蒼鳥到底長什麼樣兒,就見兩個籠子裡果然各站了一隻塊頭足足比普通天鵝還大了約一倍的鷹,難得的是兩隻鷹一黑一白,雖已被關在籠子裡了,依然高昂著頭,一雙眼睛犀利無比,好不威風凜凜。
有懂行的人忍不住失聲叫了起來“是海東青!竟是海東青!這可是真正的神鳥,一萬隻鷹裡才能出一隻!”
這話一出,人群再次小小的騷動起來,都是又驚又歎,不過到底大家都還不至於失了分寸,所以所歎者不過‘太子殿下果然孝心可嘉’、‘皇上果然乃得道明君也’雲雲。
宇文承川充耳不聞,隻笑向皇上道“兒臣這些年先是病弱,後又隨著枯竹大師在淩雲峰修養,雖知道父皇富有四海,什麼都不缺,兒子既拿不出什麼東西來,縱拿得出,也都是來自父皇的賜予,可父皇的五十大壽,兒臣若不送上自己的賀禮聊表寸心,兒臣也未免太過不孝,所幸機緣巧合讓兒臣遇上了這對兒蒼鳥,想著此乃祥瑞之兆,這才誘捕了來獻與父皇,希望父皇能喜歡。”
此言一出,因才見了蒼鳥而笑容滿麵的皇上還未答話,坐在皇上旁邊的宗皇後已先笑道“太子孝心可嘉,賀禮什麼的都是次要的,如今你能健健康康的回來,便是給皇上最好的賀禮了,皇上,您說是嗎?”
頓了頓,又讚歎道“枯竹大師果然不愧為我大鄴第一高僧,昔年太子的病真正是讓太醫院所有太醫都束手無策,誰知道枯竹大師竟能短短幾年便與太子根治了,大師果然神人也,隻是大師既這般神通廣大,如何卻治不了自己的病呢?不然此番皇上便可以與枯竹大師細論佛法了。”
這話隻差擺明了說這些年宇文承川的病弱是假象了,不然怎麼所有太醫都對他的病束手無策,卻被一個連自己生病了都治不好的枯竹大師給治好了,枯竹大師再是高僧也隻是人而非神不是嗎?顯然宗皇後至今還未熄過治宇文承川一個欺君大罪的念頭。
下首林貴妃也掩袖笑道“枯竹大師既這般神通廣大,太子更該請了他老人家與你一塊兒進京才是,如此皇上便可以真正萬壽無疆了!”
林貴妃這話說得比宗皇後的還要高明,半個字都未提及宇文承川昔年的病弱著實可疑,意思卻與宗皇後是一個意思,這已鬥了二十多年的後妃二人,在宇文承川忽然煥然一新的回來後,倒是頃刻間變得誌同道合起來。
皇上嘴角的笑容便淡了幾分,與宇文承川道“太醫院的太醫們雖及不上枯竹大師醫術高明,卻也都是國手,太子的確該請了大師一道進京,讓太醫們與大師悉心調養一番,也好讓大師即日康複的!”
宇文承川看也不看宗皇後與林貴妃,隻麵不改色的與皇上道“回父皇,兒臣也是這麼與大師說的,大師卻笑言自己都已是百餘歲的人了,生老病死本就是人之常情,就如春種秋收一般,是自然規律,原非人力所能改變,故不肯與兒臣一道進京,還望父皇見諒。”
枯竹大師都已經百餘歲,尋常人能活個五六十的,已經是高壽了,能活過七十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不然也不會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之說了,百歲卻比七十更多了三十年,好些命薄的人,還未必能活滿三十年呢,以枯竹大師的高齡,已是名副其實的人瑞了,難道還能指望他老人家如年輕時一般常年連咳嗽聲都難聞不成?說到底,他老人家的病根本就是老病,誰能治得了!
宇文承川說完,方看向宗皇後笑道“母後想是沒聽說過一句俗語‘鐵拐李的寶葫蘆治得了天下人,惟獨治不好自己的腿’,如今枯竹大師自然也是一樣,何況他老人家是因為上了年紀才病弱的,就更非人力所能改變了,母後自來寬和大度,母儀天下澤被蒼生,想來定不會做這樣強人所難的事罷?”
至於林貴妃,他是太子,她卻是妃妾,自然沒有他向她辯解的道理,索性依然壓根兒看也不看林貴妃,就當沒聽見方才林貴妃的話一般。
宗皇後臉上的笑容就勉強了許多,道“本宮還真沒聽過這句話,不過細細一想,倒是話糙理不糙,如此看來,皇上隻能待枯竹大師身體痊愈後,方能與大師一起細論佛法了。”
下首林貴妃的臉色就不隻是勉強,而直接稱得上難看了,她自來都以為自己比之宗皇後也就隻是在名分上稍次一些而已,可宇文承川對她的無視,卻分明在告訴她,她與宗皇後差得遠了,所以對於宗皇後的挑釁,他會回敬回去,對她的話,他卻連回敬都懶得,隻直接無視即可,而無視向來都是鄙視的最高境界,還有什麼羞辱是比無視更難堪更打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