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狂醫!
江峰一直在想該怎麼改進教學方式,要說推翻正規的教學方式顯然不可能。
中醫係與其他學科還是不同,書本上的知識可都是基礎,學生們不會可不行。
但照本宣科的意義也不大,那跟沒改進有什麼區彆?
想來想去,江峰嘗試了這一點。
理念與書本之外的知識。
理念這個詞說起來頗為複雜,現在運用就是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
也不是在課前說些鼓舞人心的話,可以嘗試著添加一些中醫小故事,起碼聽起課來不在那麼枯燥乏味。
實際上,這個教學方法在國內也不罕見,不少老師都帶著幽默細胞來教學,效果也不差。
但中醫遲遲沒有推廣,反而照本宣科。
為什麼?
很簡單,中醫學生的未來是醫生,中醫可不是其他科目,將來走馬上任,出了點什麼岔子就是人命關天的事,所以課本上的知識重中之重。
但現在中醫已經走到黃昏,必須要改進才行,所以江峰在幽默的前提下,結合課本之外的知識來打地基。
誰說課本之外的知識就不是中醫基礎了?
誰說課本之外的知識就沒用了?
反而,這是一種結合,課本內和醫生經驗的結合。
經驗之談,學生們自然不懂,這東西需要親身經曆才行。
但可以通過教學方式折衝一下。
永遠不要小瞧人的好奇性,隻要方法用的好,調動人們的興趣並不難。
於是江峰這第一次改進方式的成果還不錯。
直到下課的時候,學生們還渾然味覺。
以前上課是什麼概念?
學生們望著課本上的知識苦大仇深,看著一個個文字像是看自己的仇人。
在不就是昏昏欲睡,講台上的老師像是世界頂級的催眠師。
現在如何?
奶奶的,說句最直白點的話,江老師的課,真t過癮。
但凡選擇中醫係的學生們,心中或多或少都希望中醫能好,都有這個結。
你不能說他們不想學習中醫,隻能說是有些帶入不進去。
如今好了,在江峰幽默不失嚴肅的教課中,學生們一個個的都忘記了時間。
此時誰不是這樣想的哦,原來中醫還可以這樣理解。
哦,原來“湯藥論”還有這樣的小故事。
哦,原來課本上的知識,和江老師課本之外的知識都是遙相呼應的。
哦,原來江峰徹底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直到收尾,學生們才回過神。
“好了,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裡,同學們,咱們下周見。”
學生們是一臉的不舍,這可咋辦咧?
他們還沒聽夠呢。
江峰麵帶微笑“我的教學方式與其他老師都不同,同學們也能聽出來。
其實這是一種嘗試,因為中醫知識馬虎不得。
每一種草藥,每一種熬藥手法,火候,配方等等,這都關係到病人的生命。
所以基礎知識大家也不能放下,下周上課,我會抽查你們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但我相信,這對你們來說並不是難事。
就像我今天所講的“診治論”,與咱們課本上的“急診藥方”也是遙相呼應。
課本之外與課本之內本是同宗同源,能發現其中的妙趣,也是頗有意思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