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首席專家!
武文傑並未覺察堂弟的內心,見他乾得有聲有色,心裡便踏實了。
他手底下的那幫堂弟的同齡人,剛進廠沒多久的年輕大學生們,還讓他煩惱不堪哩。
一定意義上說,這次他讓幾個小子耍了一回。
研發中心的那個外語角,是武文傑在大家的攛掇下建起來的。
為儘早捅破高鐵的那層“窗戶紙”,武文傑開始下功夫啃外文資料。
這時,幾位年輕大學生提議,可不可以建一個外語角,便於大家練習外語,提高外語水平,有利於工作。
武文傑一聽,正合心意。
作為領導,他給了英語角很大的支持。
開辟了場所,還專門給出時間,去外語角的可以提前點下班。
撥了經費,讓他們買圖書資料和dvd。
要說最大的支持,還是他不時地抽出時間,親自前往外語角跟大家一起練。
據說外語角開始的時候,來的主要是年輕大學生。
待武文傑參加之後,就像給外語角打了廣告,來的人猛增,不少歲數老大不小的科研人員也來了。
還不限於硏發中心的人呢,來自車間分廠的也大有人在。
而且,從車間分廠來的人裡,還有外語底子相對比較薄弱的技校畢業生。
看到這個景象,武文傑心裡自然很高興。
他想著,如果這個外語角能夠堅持下去,幾年之後,工廠員工的外語水平就會有一個巨大的提升。
萬萬沒想到,提議建立外語角並積極參與活動的那幾個年輕大學生,幾乎是同時向工廠提交了辭職報告。
而他們要去的那家外資企業,據說對外語有相當高的要求。
武文傑確實有點措手不及。
風言風語也乘機四起。
其中最讓武文傑感到憋氣的,就是說他出麵支持外語角,實際上是為外企培養和輸送了人才。
武文傑一氣之下,宣布外語角停辦。
如果在外語角開辦之初,影響還不會很大。
到了現在這樣的規模和涉及麵,突然宣布停辦,在全廠引起的震動可是非同小可的。
武文傑再一次感到了壓力。
手下的年輕同事,有不少人小心翼翼地通過種種委婉的方式,向他打聽外語角什麼時候才能再開。
而有些資曆年齡差不多的,則直通通地問他,外語角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位年近退休的老高工,剛剛去了兩回外語角,就聽到了要關張的事,老高工氣呼呼地找武文傑去問,外語角啥時候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