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門之殖民建安!
高車部落聯盟…
與唐頌緣及穿越眾、01a基地的距離,都十分極其的遙遠。
經過調查,01a基地的“儒生”確實都知道,在漢武帝時期,大漠以北有支名為“丁零”的夷狄…
可身在基地內的匈奴人、鮮卑人、乃至扶餘人,都說,這高車部落就是“鐵勒”…意思是多用鐵器的野蠻人。
想想也對。
此時,“強大”的鮮卑部落聯盟,其鐵器的使用率仍舊不高。
通過觀察,調研…01a基地從第一次迎接高句麗“軍隊”開始,已經陸續的接納了挹婁、遼東邊軍、扶餘;後來,隨著救災,又見識了三韓和北沃沮。
現在,又對鮮卑武裝有了一定的認識。
所以大體可以得出一個概念。
那就是,除了漢軍外~部族武裝的主要武器,還是銅器+鐵器的狀態。銅質短刀、銅質箭頭,仍舊是各個部落的主流標配。
甚至!
三韓地區的混雜部落…
以及挹婁、北沃沮這些部族,更多的時候,仍舊使用著石質或骨質的箭頭。若兵器缺乏的時候,還能見到新石器時代的石斧!
所以,講真,要不是遼東以北的土地,受溫度影響,不適宜種植的話…那麼當年,裝備精良的漢軍,估計早就把長城建在大小興安嶺了!
那麼問題來了~
為何大量裝備鐵質武器的高車,沒有能成功南下呢?
答案不言而喻
因為,他們原本就是人類大家族當中,那支遠離農耕的後代親屬。當農耕地帶已經發育出強悍的·組織形態的時候…
高車部落群,以及其西邊的親戚們,都還在原始森林裡,歡快的玩采摘遊獵呢!
他們很可能是數百年前,受到畜牧部族的擠壓,開始從黑海附近出發,重新遷徙至貝加爾湖區域的。
而數百年前的西亞,冶鐵工藝,已經走出了蒙昧,進入了玄學的狀態。當然,東亞的冶鐵發展,也是自西向東逐步演化的。
…
話說,素利“進貢”給天主的20隻奴隸,是在22日,唐頌緣率隊離開後,才被鮮卑族領們從鮮卑聚集區,護送來臨時駐地。
這20位女奴,真的個個都是金發碧眼。
雖然暫時不能檢測基因,但外觀上,很有點北歐女子的韻味。
年齡也都不大。
語言不通…
是的!
身在臨時駐地的四百多人穿越眾,沒有人是語言專家。穿越眾當中,雖然有俄國人、有北歐人、有西歐人…
但,她們圍著高車女奴比劃、聽、說、問了半天,完全進入了一種近似跨物種交流的狀態!
女奴們,原本也是害怕。可她們反觀這些“女神官”卻也有了一種熟悉的感覺。就算聽不懂,看不懂,但,那膚色和發色,還有眼睛…
呃!
反正最後,不得不請幾位,有見識的鮮卑族領,來當翻譯。
可很快,傭兵們又發現了問題。
鮮卑們所謂的翻譯…
其實他們也聽不懂什麼“鐵勒話”,但他們的肢體動作,卻與穿越眾的手勢表達,完全不同。
而高車女奴,能看懂鮮卑翻譯的手勢…進而開始脫衣行禮、吃喝洗浴、穿衣表演“舞術”。
搞了半天,最後,接受命令照顧這些女奴的女傭兵,不得不學習鮮卑人的手語…這一學就學了一個傍晚。
也就是在唐頌緣,用彩光夜視儀,觀望襄平縣城周邊“景色”的時段;訓導隊的6位女教官決定,乾脆直接用01a基地內,成熟有效但是最笨的辦法來!
這就是…
看圖畫圖學動作、學情感表達!
於是乎…
當素利一幫人,正在為滑輪弓叫好連連,並愛不釋手的時段;20位高車女奴,已經大概能理解,這6位女神官的手勢了。
如此這般的~
經過了6名女傭兵、十數位隨軍模特的包裝、打扮後,當晚的飲宴現場內,早已化身為“靚女”的女奴們,正式登場了!
一經上台,隻數秒,便成功吸引了眼球!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