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姐大為感動:“韓立,此前我沒想到這些,隻想讓其他人幫助你,卻沒料到,你對於京城裡的事情看得如此明白,她的存在,的確就有泄密的危險,權衡利弊,你把她趕走才是最正確的。”
英姐就是具有這種超強的共情能力,我說到什麼,她能立刻能理解。
我和英姐起打開行李箱,把所有的資料鋪平在客廳裡,總共有百十份,其中有份是關於昆侖山的,有十份關於敦煌,十份關於昆侖生死局。
我早就料到,世界上真正的機密資料,都在大博物館裡,有些好像是神話,又好像是傳記的民間傳說,在世界上沒有標準答案,而那個答案定是在博物館內部。
當我們仔細閱讀浩淼的文字資料,就能找到正確的東西。
我有這種信心,能夠突破任何困難,又有英姐的幫助,當然是事半功倍,外人無法理解,我和英姐之間的合作默契水平。
用了十小時,我和英姐就發現,昆侖生死局,大約在元明清代就有明確的指出,解決方法至少有百條以上,但是需要千軍萬馬,用人馬來填平溝壑,用生命來破解昆侖的封印。
元明清代的君主沒有這個需求,他們認為,昆侖遠在西北,不會威脅到京城裡的江山社稷,所以就放棄了。
再加上,那時候的交通工具無比落後,從京城到昆侖,千裡迢迢,君主就更不願意勞民傷財,去做這件事,索性擱置。
在這些資料中有詳細的描寫,昆侖山到底發生了什麼?部封神演義,幾乎就是昆侖山生死局的翻版,民間作為傳說,而真正居於廟堂之上的人物,卻知道,這就是真實發生的事,可以暫時擱置,但到後來定會釀成大禍。
隻是元明清代,他們都有自己的朝代局限,還沒有完成這件事,就已經被推翻。
翻看曆史的時候,曆史驚人相似,當君主發憤圖強,治理天下,想要解決昆侖山生死局就被推翻。
在這個反複循環過程中,英姐立刻感受到了種不同尋常的東西。
“韓立,看起來,昆侖山生死局是個玄學的東西,有某種力量,不願意讓外界去接觸它,揭開它,所以,你我研究這件事恐怕也有些顧慮在裡麵。”
這是英姐的認識,而我的認知比她更高層。
天機不可泄露,那些直追逐天機答案的人,要麼成神,要麼成鬼。
我不希望英姐因此受到牽連,所以她最大的作用,就是幫我解讀資料,至於開始行動的時候,我定把她留在彆墅裡,不讓她卷入。
“韓立,我隻看到這些資料的目錄,就覺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仿佛深不見底,遠不見邊的大海,隻有中國人,才有這樣的智慧和魄力……”
在敦煌的資料中,提到了無數洞窟,就是無數小世界,究竟如何,才能窮儘這些世界的儘頭?
曆史上沒有人給出答案,他們隻是記錄,卻無法看到未來。
明清兩代都有著名的科學家,在很多向皇帝報送的奏折中提到,敦煌是個無儘循環的世界,洞窟數量繁多,大洞套著小洞,並且無數小洞,還能在洞壁之上反映出另外的世界。
如果不是那些外國人破壞了敦煌文化,搶走了那麼多文物,恐怕敦煌這種延綿不息的生存狀態還會繼續下去。
也就是說,它帶著自己的呼吸和命運,不受外界任何事物的乾擾。
有些人從敦煌向昆侖,完成生命的經淨化和升華,就是因為他們在昆侖獲得了生命的真諦。
英姐閱讀昆侖的資料,用了十小時,閱讀敦煌的資料,卻用了十小時,並且很多資料已經將她困住,鑽了牛角尖。
“韓立,反彈琵琶圖的真諦究竟是什麼?到現在人類也無法理解,而且,那種姿勢在隋唐之前並沒有出現過,應該是由外麵傳入,到底如何理解這個姿勢?定是有某種神秘的啟迪,就好像佛祖拿起枝花,讓所有弟子領悟花中的世界樣。現在,我們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我就覺得心往神馳,仿佛已經進入了反彈琵琶的世界……”
:..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