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姐無法理解我的想法,我們處在不同位置,必定如此。
國仇家恨,疊加於一身,我已經彆無選擇。
就在中年人的辦公室,他向我展示了大雪山的地圖,包括木桶鎮在內,環繞著大雪山,總共有十八個地方,可以作為進入大雪山的入口,普通遊客攀登的是最高峰,而真正的神秘之人,全都藏在大雪山深處,不為人知。
那幅地圖十分古老,讓我覺得驚訝,現代化的地圖勘探手段已經非常完備,任何時候都可以派出勘探隊,繪製一份嶄新地圖。
麵對我的疑惑,中年人有些慚愧:“我們對於大雪山所知太少了,也曾經派出一些人,但一去就再無消息,以至於我們在係統內部把大雪山劃為禁地,如果沒有特殊事情,根本不會重啟這個話題。韓立,現在你機緣巧合,跟大雪山的事情高度契合,真是一件幸運的事。”
中年人一邊說,一邊感歎,這種幸運對我來說也許是一種厄運,進入大雪山,重新回來的可能性不足百分之十。
中年人明白這一點,把我推出來的時候,也覺得內心有些不忍:“韓立,我其實還想叮囑你,到了這時候,你還有回頭的機會,我不希望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讓你領命前往。所以,就是今天二十四小時之內,我會讓你了解大雪山的一切,黑暗之處,假如你知難而退,我不強求。”
我淡然地拜拜手:“先生,廢話不用多說,我們還是開始吧,我希望了解大雪山的情況,越多越好,尤其是那些惡劣之處,越清晰我就越做好準備,麵對即將到來的一係列考驗。”
中年人點頭,按下電鈴,請來了三位大雪山研究專家,他們都已經五十多歲,兩男一女,臉上戴著厚厚的近視眼鏡,表情木訥,具有高級研究員都會養成的刻板表情。
但是,一提到大雪山的話題,三個人就像按下了電鈕的機器,突然變得口若懸河。
那位女研究員眉毛清秀,眼睛細長,一進來時仿佛正在打瞌睡,但現在開啟正式話題,眼睛忽然瞪起來,神光四射:“我們對於大雪山的研究已經非常深入,領先於其他國家,畢竟大雪山向東的這個入口歸我們所有,當下隻知道進入那個入口之後,有一個風水師形成的方陣,大約有六百四十根頂天立地的冰柱,完全遮擋去路,冰柱形成迷宮,每一根的直徑超過三米,遮擋視線。很多人在這裡就失去了方向,在山穀裡麵,所有的導航儀器沒有作用,隻能憑借人在野外生存的本性突破迷宮,我們總共派出了四十一人,僥幸有十二個人突破了迷宮,進入裡麵。”
她把自己手裡的資料投射在大屏幕上,繼續敘述:“這些人最後隻有一個人出來,帶出了一些寶貴的照片,山穀之內,有連續的古老建築,每隔五公裡就有一處,看上去像是驛站,或者是哨所,表麵上空無一人,但他們能夠感覺到,一雙雙奇特的眼睛就隱藏在各種障礙物背後,但他們沒有找到,深入山穀一百二十公裡之後,他們見到了一大片神像的叢林,至少有幾百噸,刻畫的都是遠古神人,就在那裡他們迷路,無法前進,前麵無限
幽深,但他們被無形的屏幕擋住,再也過不去。透過那片看不見的屏幕,裡麵仿佛是兵馬俑武士,武士排成方陣,綿延不絕,不知有幾萬人,武士肩頭扛著大旗,上麵是一個韓字。”
屏幕上展示的照片,的確有一張,如這女人所說,隱隱約約,千軍萬馬,陣中有一杆大旗,上麵是一個韓字。
古人曾經傳下一段故事,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但是僅憑一杆大旗,也不能判定這個地方就跟戰神韓信有關,曆史上,韓氏家族是一個大姓,天下各個地方都有姓韓的族群居住。
我沒有發表任何意見,能夠看到這些照片,真的是一種奇跡,如果進去了,十二個人全都死在裡麵,恐怕誰都不知道山穀裡發生了什麼?
那個女人看著我,毫不客氣地問:“這些資料你是不是第一次聽說?進入山穀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智慧,請捫心自問一下,是不是具備這種能力?不然的話還是不要浪費白道力量的金錢和人力。”
我淡定地點點頭,微微一笑,不回答她。
她這些話帶有極大的挑釁,不理睬她,就是最好的反擊。
拿著遙控器回看這些資料,女人的敘述非常精準,對於照片的分析也很全麵,沒有必要多做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