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穿越成燕王!
“殿下,當下製造硫酸的辦法,下官采取的是煆燒黃鐵礦,和鉛室。”
屈生指向一個鍋爐。
匠人正把黃色的鐵礦石扔到裡麵,鍋爐連接一根陶製管子,管子又接在一個紅磚砌築的立方體上。
從立方體上又有一根管子延伸出來,通向一個陶罐。
趙煦上下打量了一番,微微點頭。
黃鐵礦就是二硫化鐵,是一種極為常見的鐵礦。
含鐵量不多,含硫倒是很多,所以不適合煉鐵,卻適合提取硫。
在大頌,這種低品質鐵礦尤其多。
否則當代,也不會大量購買澳洲的優質鐵礦,以至於受製於人。
煆燒黃鐵礦的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硫,經過具有催化作用的鉛室,轉變成三氧化硫最終入水,變成硫酸。
這就是屈生打造的硫酸工業。
其實在古代,古人已經能通過蒸餾膽礬和綠礬得到濃硫酸。
但是燕州盛產鐵礦,所以顯然煆燒黃鐵礦,製造硫酸的成本低廉。
而且煆燒過的鐵礦還能拿去煉鐵,反複利用。
參觀了製造硫酸的過程,趙煦又去了製造硝酸的坊房。
其實硫酸是三酸的基礎,得硫酸,製備剩下的兩種就簡單了。
硫酸和硝石反應,便可得到硝酸。
硫酸和食鹽加熱可得鹽酸。
由於鹽酸和硝酸都是易揮發的酸,所以隻需要接個管子收集即可。
而因為這個關係,硝酸工坊和鹽酸工坊都建在硫酸工坊附近。
三酸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燒堿製備,趙煦就不去看了。
燒堿在製造肥皂的時候,他已經建立起了對應的工坊。
他和屈生直接到了製造純堿的工坊。
當下,燕州的純堿主要依靠從豫州購買堿礦。
不過由於堿礦處在王家控製的範圍內,一旦撕破臉,純堿的供應便會出問題。
所以,儘管製造純堿的工序繁瑣,他還是讓屈生建立起來了。
畢竟他奉行的一向是有備無患。
“製備鹽酸的時候會同時生成硫酸鈉,煆燒黃鐵礦會得到氧化鐵,把這兩樣與木炭一起加熱便可得到純堿。”屈生望向正在忙碌的匠人。
此刻工坊中有煆燒的黑色粉末,匠人把黑色粉末倒入水中,然後紗布過濾,再端到外麵加熱,於是得到白色的純堿。
將三酸兩堿全部工藝講完,屈生重重鬆了口氣。
這便是為什麼燕王一口氣把三酸兩堿都交給他的原因。
因為得到其中一種東西,便能順利得到剩下的東西。
“嗯,已經有點樣子了。”趙煦目睹了整個過程,相當滿意。
儘管屈生搞出來的製備方法都是極為原始的。
製備的量雖能說得上是規模化了,但隻是相對而言。
估計隻能看看夠用。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工業化需要一步步來,無法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