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穿越成燕王!
車站人流如織,喧鬨嘈雜。
伴隨工商業的發展,大頌如今越發充滿活力。
而生活的節奏提升也讓大頌人無法忍受在交通耗費過多時間,而往往選擇乘坐蒸汽機前往目的地。
和常威等大臣閒聊了一陣,趙煦欣賞了一會兒車站忙碌的景象,隨即在徐烈的護衛下前往王府。
大臣們也跟了過來,又陪著趙煦坐了會兒。
這時,常威想到什麼,神色興奮,“說到在天竺給西土人放血,馬上我們就會有一件放血的利器,趁這段空閒時間,正可以造一些,列裝軍隊。”
趙煦聞言,輕輕笑了起來。
回來的時候,徐克在路上他和提到了。
其實這不是什麼稀罕的玩意,就是熱氣球的進階版——空中飛艇。
熱氣球的原理類似於孔明燈,利用的是燒熱空氣產生的浮力。
缺點在於浮力有限,無法承載太多的重量,而且運動軌跡嚴重受風力影響。
這導致熱氣球隻能承擔一些簡單的偵查,發傳單等空中任務。
至於空中轟炸這樣需要精確投擲的任務基本無法承擔。
而飛艇則不同,其不再需要加熱空氣,需要的是填充氫氣的氣囊。
比起熱氣球,飛艇的體積很大,猶如一艘船。
這麼大的體積充斥著氫氣,其浮力也相當可觀,甚至在氣囊下能安裝巨大的吊艙。
有了吊艙,就能安裝蒸汽機和螺旋槳以產生動力。
那麼,這就意味著飛艇可以在空中自由穿梭。
但飛艇也有優點,也有缺點。
優點在於其是合格的航行器,由於采用氫氣氣囊,且浮力大,可以長時間滯空,還可以承擔運輸任務。
由於可以控製方向,甚至還能投入戰爭。
一戰時期,德國人便曾使用飛艇轟炸過倫敦。
除此之外,飛艇還能在鋪設電力線路發麵發揮作用,遇到山穀,河流,密林的時候可以將電線拽過去。
至於缺點就是速度很慢,隻能維持在每小時二十四公裡左右。
此前,大頌是一直被具備製造飛艇的條件的。
但自從可以大規模生產氫氣以及生產橡膠製品,製造飛艇的條件便全部達成了。
這也是這時候,研造院將飛艇作為一個研造項目進行實施。
而在當代,飛艇發展的曆程也大抵如此。
最早的飛艇始於1784年,但這時的飛艇和早起的熱氣球一樣,隻是初步有了樣子,無法投入使用。
直到1872年條件具備了,才有了更正規的飛艇。
而這個時間正是電力革命開啟的時間。
和大頌當前的發展程度對得上。
“等本王閒下來,便去見識研造院的飛艇。”趙煦道。
這次回來,他可以在燕城呆很久了。
畢竟在南方,他拿下了麻六甲以及驃蠻國,這等於他在南域打造出了一條類似燕關的穩固防線。
這個防線進可攻,退可守,已讓他占據了絕對優勢。
至於山姆國海軍,大頌海軍一旦收縮戰線,專門應對,足以將他們收拾妥帖。
而吐蕃方向,阿舒爾不過是條守門犬,不足為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