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章 尊重科學_我的鋼鐵城市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我的鋼鐵城市 > 011章 尊重科學

011章 尊重科學(1 / 2)

我的鋼鐵城市!

千呼萬喚,這一爐取向矽鋼板坯終於出爐了,它立即被送至立式除鱗機除掉一次氧化鐵皮,進入r1粗軋機軋製一次,經r2粗軋機軋製5次,後麵還有r3和r4。再由f1至f7精軋機組軋成鋼帶,例行測厚、測寬、測溫,又經層流冷卻,先不打捆,直接測試熱軋態的矽鋼質量。

熱軋廠眾星雲集,車間師傅們各顯神通,乾部與工程師們緊張觀望。

“沒有孔洞!”

“沒有邊裂!”

“沒有重皮!”

“輕度結疤!”

廠長親自監工,質檢員們熱情高漲,工作效率極高。

這一爐矽鋼恰好是已批準量產的d340,金貴的很咧。

並未發現重大質量問題,吳廠長較為安心,他高聲下令“火焰丙班,給我上!”

可敬可愛、力大無窮的火焰工人們又登場了,輕度結疤在一千度火焰槍的碾壓下乖乖投降。

光鮮的皮囊成千上萬,淳樸的靈魂萬中出一。

矽鋼的價值不僅僅體現於賣相,最重要的是靈魂磁性。

經車間技術人員測試,這一爐d340熱軋態的磁性為1905(鐵損)、1523(800a磁場下的磁感應強度)。

科學鑒定表明,噴了江鋼自研塗料的d340,其表麵質量、磁性與噴了新日鐵塗料的d340持平。

總結就是鋼沒有問題!

就事論事,東瀛人賣給江鋼的d340產品專利以及配套的矽碳化矽係保護塗料,還是很良心的,是高端貨。

世界上的矽鋼產品及工藝技術專利多集中於日係鋼鐵企業,日係的這些株式會社對這些專利技術都采取了極為嚴格的保密措施,少有公開發表的研究成果。

趙青山在資料室裡刷了那麼多文獻,論文或專著的來源多是歐美,罕見日係研究者的研究報道。就連跳躍式刺激回憶法,也隻能刺激出少量的日係資料。

“一米七軋機係統”中一半的設備(簽約時的金額約3億美元)由日係株式會社供應,在國與國合作的大背景下,株式會社們轉讓了一些未曾公開報道的專利技術給江鋼。

這一爐d340的產品專利由新日鐵的專利消化而來,但配套的氧化鎂三氧化二鉻係保護塗料,為江鋼自研。

總而言之,三個臭皮匠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小步。

“吳廠長,今天的戰果是喜人的,這一爐d340的表麵質量及磁性全部達標。”作為課題承擔人,馬漢興作出了今日工作小結。

“辛苦你們了。”吳廠長的一顆心擱進了肚子裡,確切的說是暫時擱進了肚子裡。

戰鬥仍在繼續。

10月26日,熱軋廠三號爐正常運轉,出爐的取向矽鋼品質合格。

27日~31日同樣如此。

馬漢興、趙青山、周鐵男三人進行了分工,一人蹲熱軋廠,一人蹲焦化廠跟進自研塗料的批量配製,另一人遊走。

這一周以來,各方麵的情況符合他們的預期,關鍵節點是11月25日。

11月1日這天蹲完了車間,趙青山按時下班,他隻能蹲常白班,畢竟他是有老婆的人。

騎車回到十二街坊,趙青山隔著老遠,看見孟水枝蹲在單元樓棟門口,吧嗒吧嗒抽煙。

趙青山停車上鎖,他問“孟師傅,什麼班?”

“夜班。”孟水枝夾出一支煙,遞給趙青山“吃煙吃煙。”

趙青山接過煙架在耳朵上,煙是遊泳,很便宜的一種煙。

孟水枝的工資比趙青山高,抽點好煙,他在經濟上是能夠承受的。可能是因為老同誌們過苦日子過慣了,這個災那個荒都經曆過,憶苦思甜,勤儉節約的美德延續至今。

“小青要是考不上大學,我想送他去當兵。”老孟忽然說了句,又道“軍事科的王參謀在羊城軍區有熟人,這個情況是民兵隊的許隊長告訴了燒結廠的許班長,許班長的外甥剛好是我的徒弟,所以我就曉得了。”

“孟師傅,你確定小青去了部隊能熬下幾年?”趙青山不看好孟小青的軍旅生涯,並非每一個人都適合去部隊鍛煉。

“這也是沒得辦法的辦法,我剛參加了小青的家長會。”孟水枝掏出一張單子,給到趙青山“小趙你看,他成績還是上不去。”

趙青山接過單子細細查閱,這是三三班成績排名單,很重的油墨味,學生名、科目、分數都是手寫的,油印若乾份,發給每位家長。

三三班共有57位學生,孟小青排名第42位。

孟小青他也不是最差的學生啊,這不還壓著15人嘛。

最近的一次考試,孟小青考了250分整。

趙青山略感驚奇“孟師傅你不必太悲觀,小青考了兩百五,他再努力努力,衝過三百分,讀不了本科也能讀大專。”

沿著學生名字往上瞟,趙青山找到了他老婆的名字,老婆真棒,全班第五!

“三百多分幾難考哦。”老孟顯然是悲觀的,他以懇求的語氣說到“小趙,你是名牌大學畢業的,你有學問,你可不可以輔導輔導小青?”

前不久是“你學學你小山哥”,現在是“輔導輔導”,這體現了一位老父親的心路曆程變化。

趙青山應承下來“我82年參加高考,這都過去了好多年,有些東西已經忘了。高中的那些考點,我要回憶回憶,如果回憶的差不多了,我可以輔導小青。”

老孟欣喜若狂“好好好!謝謝謝謝謝謝!走走走,去我家吃飯!”

孟家嫂子下了早班在家做飯,孟小蘭上中班還沒回家,孟水枝晚點去上夜班,孟小青在家呆一個小時再去學校,一家四口很難湊齊吃頓飯,趙青山倒成了孟家的穩定客戶

也是摸清了趙青山的口味偏好,孟家嫂子的食材中剔除了蛋類。

喜頭魚,燒排骨,拌豆腐,炒菜薹,兩葷兩素,紅紅火火,清清白白。

這頓飯不含任何蛋類,就連下蛋的物種也見不到。

過去是粗茶淡飯,想要帶點油水,還得半夜起來排隊買豬油。

而現在,我們連肥肉都不想吃!

如果不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生活哪有這麼大的改善。

飯桌上,話題的焦點是孟小青,是成績,是分數,是高考。

趙青山說到“小青,把你的教材、複習資料、試卷統統給我。你帶份題目去學校做就行了,剩下的都給我。我需要溫習一下高考要點。”

孟小青照做,他很樂意接受小山哥的單獨輔導。



最新小说: 夢魔 三公子的頹廢人設崩了 亮劍:我帶李雲龍搞軍工 向溫柔靠近 想見你之芝蘭敘 玄幻:我的師兄有點神 蓮花樓:肆意愛蓮 彆惹那個男人,他在養娃兒 起源:格林神話 完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