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一共三畝五分地。
顧言程一個人,花了幾天的時間,把那雜草叢生的地清理的乾乾淨淨,他又請教村裡的老人如何種地,簡直就一頭栽進去了。
李大嘴和小丫要幫忙他還不要,理由是外麵熱,太陽曬,她們是女孩子,需要漂亮。
每到農忙時,他的私塾也會合理放假,不能讓學生們都變成書呆子了,該乾的活還是要乾的。
滿腹書論,五穀要分,這才是他的宗旨。
不過一年的時間,顧言程竟成了村裡種地的一把好手。他還會不斷創新和實驗,發現產量比較低時,就會在田裡待好幾天,去查看哪裡出現問題。
等他有了很好的成果時,就給村裡來個大會,手把手的教村民們如何去種地。
李大嘴磕著瓜子,看著顧言程被村民們圍在一起討論這個地該怎麼去種才能更好時,她笑的眼睛都看不見了。
顧言程實在是太聰明了,特彆是從感情裡走出來的人,聰明的不像話。
他很好學,遇到不會的,他會花時間去了解,不懂就去問懂的人,不恥下問,說的就是他了。
每當他學會了什麼,就去教給學生,並告知他們,人隻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提升自己。
這樣的他讓村民們喜歡到心坎裡。
幾年後,村裡又出了幾名秀才,案首就是他教出的學生。
他們從童生,秀才,舉人,狀元,一路走來,路程很辛苦,但收獲是好的。
顧言程的名聲一下子就傳了出去,要問那文狀元和武狀元是誰教出來的,聽說是叫李言程,是的,李言程。
他把姓給改了,直接跟著奶娘姓,反正他已被逐出家譜了,再用彆人家姓氏不好。
“阿言,阿言,青兒考上狀元了,他考上狀元了,其他人也考上了。”
李大嘴揮舞著手上的帕子,激動的跑進廚房,把正在殺魚的李言程拉了出來,“快快快,都考上了,他們馬上就要來咱家了。”
“先生。”
李子青後麵跟著眾鄉親,黑壓壓的站在院子門口。
他對著李言程直接跪了下來,磕了三個頭,後麵的弟子們也是一樣。
“多謝先生多年來辛苦的教導,我等不負先生所望。”
“好,好,好。”
李言程一一扶起他們,每個人都說了誇讚和鼓舞的話。
今天是村裡的高光時刻,村長決定大擺宴席三天,這三天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活計,忙碌著酒宴。
李言程坐在主位上,接受著村民和弟子們的敬酒。
不出意外,他又被抬回去了。
皇上坐在皇位上,看著下麵一個個的新麵孔,內心很是高興,這一批的學子質量很高,他們文采好又不迂腐,什麼都懂,還不是那種耍嘴皮子,而是做事實的。
當他知道他們都是同一個先生教出時,很是詫異。
“你們......都是一個先生教的?”
“回皇上的話,是的,從啟蒙到功成名就,都是先生一人在教。”
這話驚的滿朝驚歎。
此時武狀元也走了出來,“皇上,臣的先生和狀元郎的先生,乃是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