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各大糧行門前,儘管有金吾衛巡邏的人維持秩序,但依舊有人鬨事,結果就被悲催的下獄了。
可老百姓們排了長長的隊伍,手中提著麻袋,背篼,籃子,等了半個時辰,賣糧的出來說,糧食昨日就賣光了,今日暫時無糧。
而且是全長安城的私人糧行都不售賣糧食了。
百姓們一時間就慌亂了。
這可咋整,好不容易湊夠了一石糧食的錢,結果沒糧食了?
這個時候,官府的人就出來說,讓大家放心,官府有的是糧食,希望大家不要屯糧。
可老百姓壓根就不相信。
聽聞東西糧食還賣糧食,於是他們果斷地撒腿就跑。
所有的人,湧向了東西兩市。
東西兩市是官營的糧行,但糧食也是有限的,一早上就排了幾萬人的隊伍,並且還在繼續。
一上午的時間,東西兩市儲存的糧食,以六十文的價格賣了個精光。
司農寺宣布,今日下午要從倉庫運糧,想要購買糧食的人,隻能等明日再來購買了。
同時朝中利用大唐日報宣布,從明日開始,大小糧行,必須售賣糧食,但凡囤積糧食,投機倒把者,以重罪論處。
同時還下達了旨意,從明日開始,開太倉放糧。
但老百姓不買賬,依舊我行我素的想買到糧食,隻有將糧食放在家裡,他們才心中安寧。
下午時。
朝中的監管部門出手了,大小糧行又重新開門營業,否則就重罰。
但這些私人的大小糧行,如今已經被大小世家豪族所掌控,他們隻是敷衍了事,將店裡的糧食以八十文的價格賣光後,就不賣了,朝中也拿他們沒辦法了。
終於閉市了,外麵的私人糧食,已經漲到了一百文一十文,朝中東西兩市,雖然宣布,明日開太倉放糧,但價格卻是漲到了八十文。
趙郡李氏府上。
閉市後,大唐的這些寡頭們,再次聚集在了一起,並且今日他們必須聚在一起,同進同退,否則賺不到錢,還會惹一身騷。
趙郡李氏,盧氏,崔氏,王氏,楊氏,韋氏,宇文氏……
朝中要開太倉放糧了,但他們卻是不知道,太倉到底有多少糧食,以他們十幾家的胃口,能否吞掉。
要是能將太倉的糧食,全部拿下,這糧價就是他們直接說了算,到時候,才是賺大錢的時候。
要是糧食太多,吞不下,那就麻煩了。
李氏的代言人站了起來,神色嚴肅地道:“明日,朝中要開太倉放糧。”
“諸位,將爾等得到的有用信息,都拿出來說說,看看咱們能不能繼續屯糧了。”
“此事一旦判斷失誤,咱們這些人,沒有一個有好果子吃的。”
盧氏代言人道:“我家上麵給我的信息是,太倉如今剩下的糧食,最多三百萬斤,而這些儲糧,是應對災情和邊關防務的,不是老夫吹,我家上麵就有太倉的官員,官銜不低。”
弘農楊氏站起來道:“我家上麵在兵部有人,據說,朝中此次西征,實際上派遣了十六萬大軍,可想而知,這次運往西北的糧草有多少……”
“就在前一日,蜀王一日連發十二道八百裡加急,向朝中要錢要糧,同時隴右道行軍大總管李靖,駙馬爺譙國公柴紹兩人同樣發下八百裡加急,向朝中要錢要糧,據聞,西北戰事恐怕糜爛了。”
“而前一日大朝會上,陛下發火了,要戶部尚書劉政會湊糧,劉政會直接就不想乾了,說是國庫都跑老鼠了,讓他去哪裡湊糧,局麵相當的尷尬。”
“據聞,陛下和宮中的人都開始一日一餐,就連太上皇的都削減了用度,這日子過的……”
韋氏站起來道:“是啊,朝中的日子挺難得,我家一親戚在宮裡當差,說是他們都吃不飽飯了,兩個月的俸祿都沒發,朝中大員這個月俸祿也沒發。”
宇文氏道:“我家主人說,官府都向勳貴和世家豪族借糧了。”
“說是為西北籌集糧草……”
接著宇文氏笑道:“我家上麵發話了,讓繼續屯糧,等朝中頒布限製的命令後,馬上拋售,我覺得,吾等明日繼續屯糧為好。”
楊氏的人也說道:“隻要咱們心往一塊使,肯定能將糧價繼續抬升,等太倉的糧食賣光了,咱們再以高價慢慢出手,絕對能賣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