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節。
與去年比較,今年的收成要比往年都要好,在大唐境內,因為開辟了大量的荒地,整個南方,尤其是嶺南,開發的最為厲害,大量的中原人遷往嶺南。
一年兩熟、甚至三熟,大量的糧食產出,再加上海運和運河運輸的便利性,中原再也沒有餓死的人了。
並且每家每戶都有了餘糧,尤其是西域和河西走廊一帶,民眾都過上了高質量的生活,一座座整潔的村落已經開始形成了。
這主要原因還要歸結於西域的兩次戰爭,這第一次戰爭之後,利用戰俘和奴隸大量開墾了荒地,又修建了水泥道路,又給當地的老百姓修建了房屋,分了田地和草場。
再加上西域商路暢通,河西走廊上又建了了五座大城,來往的旅客商人絡繹不絕,老百姓靠著地理優勢賺了不少錢。
而這次大唐與西方發生了大戰,因為武則天動員了整個河西和西域的老百姓,又讓大家賺了一筆,畢竟工坊裡需要工人,運輸需要工人,那那都需要人員。
相比較西域,嶺南的發展也非常的迅速,比如廣州沿海,依靠著海運商貿,以廣州為中心,建了了許多大城。
甚至有些商人,已經出海,開始在南洋諸島上開始種植糧食,或者經濟作物,尤其是香料。
南洋諸島的香料,讓第一批出海的商人賺的盆滿缽滿,甚至有些膽子大的,已經開始準備去傳說中的海外仙島了。
相比較西域和嶺南,最窮的就是原先的中原地區了,中原地區已經被曆代先民開發的差不多了,而人口又是最多的,地還少,大多都被豪門占著。
所以朝廷也多次提出移民,將多餘的平民遷移到西北或者嶺南,畢竟往後發展,南方和西域才是重點。
隻是普通民眾戀鄉情結嚴重,沒有到餓不死的時候,他們是不會離開自己的家鄉。
但朝廷也有自己的辦法,那就是全鄉一起遷移,並且鋪天蓋地的宣傳,加上許以重利。
不過這些工作隻能放在年後了。
李世民帶著皇後和妃子,在年前乘船去了江東,見識了揚州和蘇州的繁華,本來準備坐船出海,前往嶺南看看,聽聞嶺南發展非常迅速,他就想親眼看看整個大唐,但皇後和楊妃非要回家,說家裡就孩子們,馬上過年了。
李世民沒辦法,隻能準備下次再去嶺南了。
“恪兒,還沒睡呢?”
夜晚子時了,李世民被皇後逐出了後宮,原因無他,長孫皇後懷孕了,楊妃也懷孕了,其他幾個他喜歡的妃子也懷孕了。
之所以被趕出來,是因為懷孕後,年後就無法跟隨李世民前往西域遊玩了。
在長孫皇後等人看來,這李二郎絕對是故意的,他肯定是想去西域邂逅一位西域美女。
畢竟南茹仙太美了,又是修煉者,無論身材還是氣質就是和中原女子不一樣,李二郎就喜歡西域風格的。
然而,南茹仙半年前就閉關了,到如今還沒有出來。
李恪蓬頭垢麵,他已經三天沒有好好洗漱和休息了,就是為了能在年前處理好一些國務,然後好好和家人過年。
即便他已經放權了,還是徹底的放權了,但大唐實在是太大了,各處的事務都需要處理,一個不慎,可能就會導致地方出現問題。
李恪抬頭,見是李世民,笑道“父皇,你啥時候回來的,這個時候,你不去睡覺,跑來這裡乾什麼?”
“恪兒,父皇看你辛苦,就來看看有沒有啥幫忙的。”
“哦,原來是這樣啊!”
“來吧,孩兒三天沒有睡覺了,這些東西都給你看看吧!”
啊這……
自己可真是嘴賤啊,好不容易逃脫了這種折磨的生活,沒想到自己又鑽進來了。
不過看著桌子上的並不是太厚的折子,就笑道“這點奏折,看父皇如何處理,你還是太年輕了。”
“父皇,你坐著,孩兒去如廁了。”
李世民坐下,翻開了一本奏折。
咦?
這是什麼玩意?
為毛自己看不懂折子?
翻開看了署名,又驚呆了,什麼玩意?
大行台尚書令、尚書令、戶部……
署名的地方蓋了三個印章,並且在每個印章下麵還簽了名字,分彆是李靖、房玄齡、戶部侍郎薛收。
當初從鹹陽回來,他留下了一封書信,便急匆匆地帶著皇後和楊妃等人離開了長安,生怕李恪反悔。
而後他並不知道李恪做了什麼!
“侍禦史,你過來一下!”
劉亦璿坐在不遠處,她現在成為了李恪的貼身秘書,太極殿的辦公室主任,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她來處理,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
但她依舊樂此不疲,能跟在李恪身邊,就是她最大的榮耀。
見到李世民來了,她剛才就問候了,不過父子倆說的話,他就當沒聽到。
現在突然叫她,她連忙起身走到了李世民身邊,隻見李世民臉色很難看,好像很生氣的樣子。
“陛下……”
“這是怎麼回事?李靖何時成為了大行台尚書令了?”
“還有房玄齡,他為何拿著尚書令的印章?”
“這個,陛下,是這樣的,您走後呢,太子殿下召開了朝會,便大肆冊封了有功之臣,將權利給分解了下去,現在是臣子們各乾各的事情。”
“大行台尚書令是李靖沒錯,尚書令是房玄齡也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