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說,如果您有意,我可以把網站六百萬賣給您。”
聽得出來,席林的語氣有些急切。
這不是一個很擅長談判的人。
林奇自然是聽出來的,而且他還能猜到,這個價格還不是他的底線。
“這麼便宜嗎?你們網站不是發展得挺好?”
“哎...不瞞林少,為了這個網站,我們幾個網站管理員這兩年的工資全貼進去了,這是個無底洞,我們這種人玩不轉的。”
“就沒有去找找投資麼?”
“怎麼沒找?”席林說到這裡就有些氣餒,“投資人一句話就問倒我們了,你們的盈利點在哪?”
難怪了,這是這個年代互聯網企業的通病。
哪怕是企鵝早年間也被這個問題困擾,用戶規模很大,每天都在燒錢,但就是沒有盈利點。
投資人是不會怕創業者前期虧錢的,這很正常。
但是,用戶規模起來之後,怎麼盈利?
說不出來。
要這麼多用戶有什麼用?
不清楚。
一投貼片廣告,界麵變得花裡胡哨用戶立馬就能拋棄你。
無數人都在互聯網這片藍海裡摸索,甚至大部分人都相信未來是屬於互聯網的。
但是對於什麼時候互聯網能創造出自己的盈利模式,誰都拿不準,說不定是十年以後呢?
我用這個錢,哪怕是投房地產也滾了好幾倍利潤起來了。
所以說,在這個年代,敢投資互聯網的,都是一些有夢想有魄力的人,以青年人居多。
席林並不是個傻子,上來就把自家網站缺點全說了。
因為這事根本瞞不住。
“你們現在幾個網絡管理員都是用愛發電的?”
“哈哈,用愛發電,林少這個形容很貼切。可不是嘛,都快撐不下去了,用戶越來越多租的服務器不夠用,我們都開始限製用戶注冊了。
我跟您交個底,要是您真準備接手,價格還能再少點。”
可能是那句用愛發電逗笑了席林,他直言不諱地說明價格還能談。
但是這點錢,林奇根本看不上。
一幫人為了熱愛不光投入精力還投入了金錢,沒必要盤剝他們。
“你們都是兼職吧?”
“差不多,隻有一個是全職在維護網站,拿得工資也很少。”
“那這樣,我出八百萬。但前提是你們這些管理員都得留下來,工資照你們現在的工作上浮百分之五十,怎麼樣?”
電話裡頭席林的聲音頓時粗重了起來,隱隱約約還傳來討論聲。
顯然還有其他網站管理員在旁邊一起聽電話。
林奇也不催促,他給的價碼太有誠意了,在現階段不可能有人比他出價更高。
事實上他想得完全沒錯,電話那頭席林和幾個小夥伴擠在星巴克激動得差點叫出聲。
好在大晚上的店裡沒什麼人,不然服務員就要來提醒他們安靜點了。
錢倒是在其次,如同是自己費儘心血的產品價值得到了市場認可。
建站一年以來,源源不斷往裡麵投錢。
自己工資補貼完了,有時候還要管爸媽借錢。
親朋好友沒有一個人理解他們。
互聯網?不就是打遊戲的?
動畫片?隻有小孩子愛看。
說是在搞事業,誰信啊,有誰的事業是這麼不靠譜的。
連帶他們父母,逢年過節家族聚會上也被邊緣化了,偶爾還會被親戚拖出來拉踩一波。
現在他們隻要同意了林奇的條件,就真正意義上揚眉吐氣了。
八百萬,在零幾年是什麼概念?
此時的豬肉還隻要六塊錢一斤的年代,八百萬是一筆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