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經驗豐富的民警察覺出張潮有問題。
為了給他足夠的壓迫力。
專門還給他戴上了銀手鐲,一路押送他穿過辦公區。
跟其他幾位有嫌疑的員工待遇完全不同。
直到被帶上警車。
張潮都沒想明白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u盤早就藏在宿舍了,拷貝數據的痕跡也清理得很乾淨。
“就算找到蛛絲馬跡,也不可能這麼快!”
張潮腦海中不停複盤著當時的場景,思考脫罪的辦法。
見他一路沉默不語,民警們更加篤定這件事八成就是他乾的。
審訊室。
“姓名。”
“張潮。”
“年齡。”
...
民警按照流程,一步步開始了審訊。
並且非常技巧性地先事無巨細地問一些很簡單的問題,絕口不提數據的事。
比如從哪裡畢業的,什麼時候入職的公司。
跟年齡籍貫一樣,這種資料警方手裡全有,但就是要問一遍。
目的就是讓你形成慣性思維。
當你連續回答了十幾個無關問題之後,很容易放鬆警惕。
另一方麵也是吸引犯罪嫌疑人的注意,讓其沒有時間思考怎麼應對警方。
確實有許多罪犯,就是腦子沒轉過來,把犯罪事實脫口而出的。
審訊室全程有監控,想改口肯定是不行的。
“你是用什麼拷貝的數據?”
“我...”張潮正百無聊賴說著,突然反應過來這是在詐他。
立馬出聲表示抗議,“警察同誌,你們這是誘供,我隻是來配合調查的,如果你們還繼續以這種方式問詢,我肯定要投訴你們。”
兩名負責審訊的民警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遺憾。
心中暗道可惜,這小子還挺警惕。
但既然這個辦法不好使,就隻能拿出一點乾貨來。
“張潮,你的犯罪事實我們已經全部掌握。之所以還在問你,隻是給你一次自首的機會,等我們把證據全擺出來,到時候就來不及了。”
張潮強裝著鎮定,撇了撇嘴。
剛才他已經想明白了,要是警察有證據早拿出來了。
不會等到現在,還要用“誘供”這種手段來獲取口供。
“警官,你們肯定搞錯了,我一個前途無量的大學生,怎麼會做違法犯罪的事情。”
他這句話說得其實沒問題,千禧年前後,大學生含金量還是很高的。
那時候大學錄取率並不高,能考上大學,並且在學生會擔任副主席職位。
確實已經超過了大部分同齡人,有自傲的資本。
“我以前抓過一個小偷,你肯定想不到他是名校畢業生,年薪數十萬。但是他每天下班都回去樓下小賣部偷幾塊餅乾,那些丟失的餅乾的價值甚至比不上他搬家送給左鄰右舍的糧油禮品。”
“所以說,一個人犯不犯罪與他是什麼身份沒關係,隻跟他想不想有關係。”
張潮沉默著沒有說話。
“你五月二十九日,下午一點鐘到公司中央伺服器管理中心去做了什麼?”
突然聽到問話的張潮心中陡然一緊。
完了!
“沒...沒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