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時間的問題。
段青雖然沒有仔細算過,但隻要粗略一估就能知道,想要將暗域所有的路線走一遍,所需要的時間絕對是以萬年為單位,且至少是數十,甚至百萬年往上。
其中要考慮的,不僅是空間裂隙的數量,還有穿行如此多空間裂隙,身體能否承受的問題。
數十萬年甚至上百萬年的時間,就算平均分攤到現場的十七個人身上,每人至少也會承擔數萬年。
現場除了南英和魏威這兩個道境真靈以外,包括段青自己在內,估計沒有人能活這麼久!
其次,是人性的問題。
現場的人,總體來講可以分成兩個團體。
段青自己和南英,以及胡有為四人屬於一個團體。
背叛了巡防隊的魏威,和同樣嚴重違反巡防隊條例的朱少銀以及其九名手下,屬於另一個團體。
因為隻要南英活著,這些人指定無法再回到巡防隊。
當然,這隻是粗分,再細分的話,還能分成更多的小團體,比如一直隱藏著前往歲族秘密的段青自己,也能單獨算一個利益團體。
眼下乍看眾人的利益尚屬一致,都是要離開暗域,可如果分散開來單獨行動,那麼就不一定了。
如果運氣夠好,其中某一個人沒花多少時間,就找到了真正的出口。
這個時候,誰能保證此人能返回初始點,去通知其他人。
彆人段青不敢說,但像朱少銀這種心胸狹隘之人,就絕不會如此好心。
更何況,屆時其他人應該都還在探索錯誤的路線當中,在暗域內也根本沒辦法用其他手段聯係。
而如果約定每隔一段時間,就返回初始點重聚,以解決聯係的問題的話,那無疑會浪費很多時間,違背分散行動的初衷。
最後,是風險的問題。
這也是段青自身最為擔心的一件事。
魏威加上朱少銀等人和胡有為四人,有十五個人。
十五人和十七人,相差隻有兩個人而已,完全足以開展魏威所為的分散計劃。
但是為何在碰到他和南英之前,魏威十五人沒有分散開,而在碰上之後,魏威卻提出這麼個計劃呢?
是臨時的靈光乍現,還是圖謀不軌,彆有用心?
出於人性本惡的思維考慮,段青更加偏向於魏威乃是彆有所圖。
以前在星雲環上時,魏威就曾對他出過手,最後被左元極阻止。
眼下自己和南英在一起時,魏威尚且有所顧忌。
一旦分散開來行動,萬一魏威在暗中跟隨,欲取他性命,他豈非不妙。
此種可能性不僅有,而且不低。
所以段青絕不認為分散行動,乃是一個好計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