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嫂是瞧不起我那侄兒?”
“我並未有此意。”
宋夫人看著楊翩枝,想了想道:“三弟妹母族也算得上江南望族,隻是不知您那侄兒為何不曾再娶?”
楊翩枝見她話語中雖帶著好奇,但並沒有嘲弄之意,便隨口答道:“我長兄長嫂皆已過世,無人幫他打點親事。且我那侄兒是個老實的,性情木訥又一心隻想著家中生意,這才一直未能再娶。”
“如今到上京來,也是族中有意讓我為他說一門親。”
說著說著,楊翩枝微微皺眉,似是想到了什麼。
她清了清嗓子,麵露笑意:“我這侄兒人長得俊秀,性情又穩當,且說句大逆不道的我那短命的兄嫂早早去了,若是誰家姑娘嫁過去可是能直接當家做主的。”
“若那姑娘家聰慧些,拿捏我那侄兒亦是件容易事。”
“更重要的是,我侄兒久居江南……”
瞟了一眼宋夫人,楊翩枝哼唧一笑:“江南距離上京遠著呢,輕易他不好回來。”
宋夫人聞言抿著唇:“這人確實不錯,你為人姑母的可要多幫著費心些。”
說完,宋夫人講了兩句其他,便又淡笑著離開。
見她走了,楊翩枝啐了一口:“什麼玩意兒,還當她要給我那侄兒做媒呢。”
想到府中就有個現成的人選,楊翩枝眼珠子一轉,心思瞬時活絡起來。
她那侄兒的確不錯,若非宋挽出身高,背後又有個芸妃娘娘捧在手心,這樣的殘花敗柳還入不了她的眼,配不上他侄兒呢。
那日宋挽穿著的百福繡銀褙子在眼前一閃而過,她勾起個笑容,滿心歡喜尋自家侄子去了。
宋挽手中有不少好東西,可彆便宜了外人。
扭著腰身向外走去,楊翩枝喜得渾身帶風,腰杆子都比方才挺了許多。
回了三房,楊翩枝身邊丫鬟問道:“三夫人今兒怎會如此高興?”
她勾下頭上墜得頸子痛的金簪,笑著指了指大房方向:“那個生了歪心,想把前兒個接回府那尊大佛打發出去,可想來是不好自己主動張口,這餌便甩到我麵前來了。”
“是說挽姐兒?”
“可不就是。”
那丫鬟道:“那這餌,夫人咬還是不咬?”
楊翩枝眉眼一挑,眼露喜色:“既這天上落下的餡餅都砸到我頭上了,自然是要咬的。不過就是想讓我主動些,她順水推個舟屆時把自己摘拔出去落個乾淨而已。我隻是擔個惡名,又有什麼不敢做的。”
“且挽姐兒聰慧,若成了我那侄兒撿了大便宜,若是不成,她也不會怪我這個隔了房的叔母。”
“那這事可要告訴楊六爺?”
“不同他說,他那人呆得很,必不會同意。”
說完,楊翩枝便細細琢磨起此事該如何下手了。
不過淺淺透露個口風出去,宋夫人便再未管此事。她心中急切宋搖與太子之事,哪兒有心思為宋挽尋什麼好人家?
且宋挽的身份如此丟醜,若真到了知根知底的人家提起給她做親,怕還會被人誤會是上門羞辱男方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