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問春沒有彆墅的鑰匙,自然不清楚裡麵都有些什麼東西。
被他和陳繼芳賣掉的那些東西,應該都是當初葉知秋那些不太值錢的首飾,和放在家裡的擺件。
當然,這個“不太值錢”,也隻是對於葉家人來說。
葉家原本是書香門第,不太看重錢財,一家人除了原主的大舅舅葉廷毓是軍人,剩下的都是心思比較純善的讀書人。
葉廷謙早年的時候醉心學術,雖然有點看不上隻有一張臉的於問春,但對方那時很會做小伏低,對葉知秋也十分體貼,所以他那時確實並沒有看出對方的狼子野心。
直到後來他失了勢,品嘗到人間冷暖,才漸漸明白,於問春是個會裝孫子的畜生。
唯一一個很早就對於問春有所戒備的,大概就是原主的外婆了。
不過這種戒備,也僅僅停留在把持著彆墅的鑰匙,不許葉知秋在孩子長大之前,告訴於問春彆墅的存在。
畢竟葉家人誰也沒有想到,葉知秋會在懷孕期間突然難產,撒手人寰。
而那把特殊的鑰匙,就是於靜姝手裡的那塊古董洋懷表。
因為信的篇幅有限,葉廷謙並沒有細說彆墅具體要怎麼打開,以及為什麼於問春沒有毀掉彆墅的窗戶偷偷潛進去,但於靜姝猜測,那棟彆墅一定還有彆的巧妙之處。
信的最後,葉廷謙提到,因為自己恢複原職,曾經任教的大學今年要成立計算機係,所以他近期無法趕到鄉下來探望於靜姝,並叮囑於靜姝在鄉下好好保重,如果想要回城,他會為她想辦法。
看完了信,於靜姝才恍然大悟,葉廷謙之前所說的醉心學術,並沒有任何誇張成分。
畢竟五幾年就能接觸計算機的人,大概可以算是計算機領域的泰鬥級人物了,這樣的人不醉心學術,那世界上也沒有醉心學術的人了。
更彆提這時候培養的計算機領域人才,都是為國防科技做貢獻的,很少有時間去考慮自己的小家。
於靜姝雖然覺得原主的母親死得很可惜,原主的遭遇也很令人唏噓,但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於問春造成的。
無論是原主母親的單純,還是葉家這些人不夠細心,都不是造成悲劇的核心原因。
就像很多社會新聞裡,大家都熱衷於討論受害者多麼多麼沒有防備,安全意識多麼多麼差,卻很少有人意識到,悲劇發生的真正原因,是人群裡有一個殺人犯。
除此以外,所有的其他原因都是次要的。
受害者防備一萬次,也防不住時時刻刻都有邪念的畜生。
於靜姝並沒有打算放過於問春和陳繼芳,一旦她的猜想得到驗證,送他們去吃花生米就是必須要做的事了。
至於於承業……
他們一家三口雖然賣的都是原主媽媽不值錢的首飾,但他們本身可是一分葉家的錢也不配花的。
到時候就是於承業自己出去賣,也得把這錢吐出來。
畢竟於靜姝穿越前大小也算是個“資本家”,怎麼把於承業這種看似沒什麼用的人稱斤稱兩,榨乾最後一分價值,她當然是非常明白的。
人的潛力在生死關頭可是非常大的,她相信於承業會拚命還錢的。
就是怎麼把債務都轉移到他頭上,還需要好好運作運作。
於靜姝把信收回信封,從口袋裡拿出那塊古董洋懷表看了看,半天也沒看出這東西哪裡像個鑰匙,隻能歎了口氣,把表放回口袋,打開了比阿特麗絲的那一封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