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於靜姝穿越之前,肯定是不會為了點水果就歡呼的。
問題現在她所處的是七十年代,水果種類少不說,還分季節上市,數量也不多,能不能搶到全憑運氣。
這次二級解鎖的菠蘿、椰子、番石榴、香蕉,在現在的東北,就不太可能買得到。
至於其餘兩種,西瓜和哈密瓜,一般也是中秋之前那陣子才會成熟,這段時間肯定也是吃不到。
利業村本村倒是有一片西瓜地,還種了點香瓜,至於哈密瓜,恐怕隻有新疆才有了。
於靜姝在升級解鎖的種植位置上把幾種水果都種了,才心情放鬆地睡了個午覺。
等她醒過來的時候,霍旬幾人已經把活乾完了。
猴子帶著那張寫著密文的錢,推說自己還有一批貨要送,提前下了山,跑到鎮裡找潘成慶,聯係這方麵的專家去了。
而霍旬幾人則一切照舊,種完了地,就帶著兩個女孩子去附近找毛櫻桃。
東北的毛櫻桃是很早就有的本土櫻桃,和後世賣的大櫻桃、車厘子不是一個品種。
這種毛櫻桃個頭小,熟透了之後汁水很足,太陽一照晶瑩剔透的,跟一顆顆小紅玉珠子似的,放在嘴裡一抿就化開了,酸甜的汁水十分可口。
不過這種櫻桃也有一個缺點,就是熟透了不好保存。
於靜姝打算留一些當天吃,剩下的就做成果醬,早餐的時候可以塗饅頭片吃。
她興致勃勃地摘著毛櫻桃,卻沒注意到霍旬正有些探究地看著她。
其實霍旬心裡一直有個疑惑,那就是於靜姝對水果的熱愛,似乎有點超出常理了。
按理說,一個人即便再怎麼有錢,在計劃經濟的時代,能消費的東西也是有限的,買不到的東西就是買不到,也就很難養成每天必須要吃的習慣。
即便是城裡那些家境很好的家庭,其實也少有能讓孩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吃上水果的,反而是糕點、糖果這些東西,相對比較容易天天能吃到,也能讓那些嬌生慣養的孩子產生一種習慣上的依賴。
和於靜姝住在一起的方小檀,對水果就遠沒有於靜姝那麼執著。
在遇到於靜姝之前,霍旬似乎從來也沒見過哪個人,一天沒有水果和綠色蔬菜吃,就會有明顯的不高興。
反觀於靜姝,每天不僅要有果汁,但凡鎮裡有任何購買水果的機會,她就肯定會出現在鎮上。
除此之外,於靜姝冬天的時候,也熱衷於購買反季節蔬菜,如果哪一次桌子上沒有綠色蔬菜,她那一頓飯的飯量就會明顯下降,哪怕桌上有很多肉菜,也於事無補。
聯想到於靜姝生母留給她的遺產,霍旬一時也判斷不出,到底是因為葉家太富有了,才讓於靜姝養成這類習慣,還是因為於靜姝本來就和其他人有一些不同。
譬如這一切可能就與於靜姝那個不能說的秘密有關。
那一瞬間,霍旬忍不住有點想歪了。
他想起白秋雨被精神病院抓走的時候,曾經說過她和阿姝“不屬於這裡”,又說她這麼憔悴都是阿姝造成的……
阿姝這麼愛吃蔬菜水果,會不會就是因為她不屬於這裡,需要額外補充一些東西,否則就會像白秋雨那樣,形容憔悴,甚至影響健康?
那一瞬間,霍旬幾乎忘記了自己是個唯物主義者,也忘了這種想法與其說是形容人,更像是在形容一個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