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六元就是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都是榜首。
在他們大魏國就連中了大三元的人都屈指可數,更彆說是六元了,幾乎是沒有。
但是剛才黎先生一句不經意的話,深深刻在了小六斤的心裡。
就像他後來說的,要是不能連中小三元和大三元,那他就白叫譚六斤了。
一行人得到喜訊之後,高高興興回了顧江雲的府上。
譚三元好似早就猜到了一般,根本就沒打算問他們。
倒是俞先生和黎先生拉著他好一頓誇。
直到天黑,俞先生提到了譚三元去書院的事。
一般中了秀才之後,便可以去陸州府的各大書院。
“三元,你現在已經是秀才了,我也教不你了,你可想好了去哪家書院?陸州府的也行,京城的也行,你可以跟我說說,我可以幫你去打聽,打聽。”
譚三元不假思索,回道:“京城。”
“京城的書院?”俞先生再次問道。
譚三元點頭,這些是他早就計劃好的。
之前他本是打算鄉試之後再去京城,可現在馮貴妃逼得他這麼緊,他不去不行了。
這次去京城的書院,念書是幌子,結交才是真。
他可以毫無欲念的在封平村當個山野村夫,但是他不能沒有保護家人的能力。
去京城結交有能之人,豐厚羽翼,為自己搏一搏,無論那皇位他坐還是坐不上,他都不能再坐以待斃。
俞先生見他點頭,心中也歡喜,能去京城的書院自然是最好的,隻不過這一去可能要個一年半載,他教了譚三元這麼多年,終究是不舍得。
他朝譚三元問道:“你和你爹娘說過沒有?”
譚三元頓了一下,回道:“以前有提過,但是未確定,這次回去,我會再跟他們說一說。”
俞先生點頭,“那好,你可有想好去什麼書院?”
譚三元回道:“自然是京城最大的書院。”
京城最大的書院自然是沒那麼容易進的,裡麵要不是才高八鬥的曠世奇才,要不是家中富貴的世家子弟,普通的寒門之子幾乎爭破頭都進不了。
不過譚三元運氣好,有個做將軍的大哥。
譚一兩年後回了戰場,跟吳大將軍說了此事。
吳大將軍認識朝中內閣大臣,便討了個人情,要了一個去書院的名額。
隻等著譚一兩中了秀才後,便可入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