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了?”譚大媽問。
趙管家回道:“三個多月了,嫂子你知道的,二妹畢竟年紀稍長,所以我們等到三個月胎穩了,才敢對外說。”
“那是,那是,滿了三個月說最好。”譚大媽笑吟吟道,“二妹懷著身子不容易,你可要好好照顧她。”
趙管家朝著自己胸脯一拍,“那是當然,我現在啊,每天晚上睡覺都不敢睡太沉,生怕二妹有事喊我的時候我睡得醒不來。”
譚大媽點了點頭,也沒再多說了。
她這個二妹夫啊,可真是出了名的好丈夫,譚二妹嫁給他這幾年,十指就再也沒有沾過陽春水了。
倒是譚二妹自己常吵著要來封平村幫自己的大嫂。
平時在平陽縣的趙府裡,二妹就是活脫脫的少奶奶。
不過譚二妹是吃過苦的,即便是做著少奶奶也很少有少奶奶的架子,趙府裡的人都很喜歡她。
她的日子過得比以前不知道舒坦多少倍。
所以譚老爹和譚大媽對這個好妹夫十分客氣。
趙管家愛屋及烏,對老譚家也是頗為照顧,隔三差五就送肉送魚來。
譚大媽把他帶來的肉,給他燒了一桌子的全肉宴。
趙管家匆匆吃過之後,趕著回了平陽縣,說怕譚二妹在家裡等著著急。
走的時候,嘴巴的油都沒抹。
惹得譚大媽和葉九兒笑了許久。
就連小七月和小六斤都跟著笑出了聲。
沒過多久,屋子裡傳來了嬰兒的哭聲。
譚大媽和葉九兒趕忙進屋抱孩子。
老譚家小小的宅子裡越來越熱鬨,路過的村民都不忘朝裡看一眼。
這家人啊,不僅錢財旺,人丁也旺啊。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一轉眼又到了年底。
譚三元一共托人送來了幾十封信,每封信都是問家人安。
小七月拿在手中,常常時不時的看。
近來她跟著小六斤去學堂,把三元給她的信也帶上了,揣在懷裡有空就看看。
譚大媽為了這事經常笑她,說她還沒學識字,怎麼能看懂。
小七月隻是笑,很多時候,上麵寫的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信是誰寫的。
今個小七月去學堂的時候又帶了譚三元新送來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