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瑤的話讓陸景之的瞳孔猛然震顫。
他是商戶出身,所以比這朝中的大部分官員都要清楚石炭的重要性。
變成要打造鎧甲和兵器需要石炭,各個官窯製作陶器需要石炭,就是首飾鋪子打製首飾也需要用到石炭。
若是大楚能再發現一兩處石炭礦藏,這太平盛世都能再有所飛躍。
陸景之反手扣上顧瑤的手,他側過身努力壓著有些翻湧的情緒,認真的一字一頓的問道。
“瑤兒,這個傳言你從哪裡聽來的?這個傳言……可信嗎?”
顧瑤站在他身後,俯著身子,下巴搭在他肩頭。
他問得認真她也認真的想了下,這才回到:“我也忘了是在哪裡聽到的這個傳言,至於真假……我覺得是真的,景之,你要不要考慮日後去工部?”
她這段時間一直在考慮自己的首富之路該怎麼走。
她腦中有無數的想法和賺錢的法子,但不論哪一個實現起來都有些難。
這個時空的,嗯,生產力太落後了。
想要將南北方的貨物互通,賺取中間的差價,路途遙遠,路又很是難走。
若是北方的皮貨南方的茶葉倒是還好,可若是南北方的農貿特產,想要互通那就是天方夜譚。
顧瑤這段時間就在仔細回憶水泥的製作辦法,也想了玻璃的燒製過程。
這些都是她從前查過的信息,雖然間隔了一兩年時間,但仔細回憶還能回憶得七七八八。
隻是這些方子她需要穩妥的交出去,而一旦水泥和玻璃可以燒製出來,那主持這兩件事的人絕對可以立大功。
明擺著的好處她當然不能白白便宜了其他人,而一旦水泥能燒製出來,開始修建南北路,她的一些想法就可以慢慢實現了。
當然,有石炭的好處還遠不止這些。
她說得認真,尤其是那句問陸景之是否願意去工部,讓他的心隨之震顫。
他有心想要探究她這番話到底是什麼含義,但看著她眼中的期待,隻緊緊攥了下她的手。
“好啊,瑤兒想讓我以後去工部,那我就想辦法將自己挪進去。”
工部在六部中位置很特殊,當然,在陸景之眼中除了戶部和吏部,禮部、刑部還有兵部都帶著獨特性,隻工部更特殊一點。
翰林院的那些老翰林們,如果能從翰林院出來,首選的去向幾乎都是吏部和戶部。
畢竟這些年裡,內閣首輔都是這兩部的尚書。
他若是一心進工部,除了自己老師那裡,旁的阻力一定不會有,也許有人在得知她要進工部後還會努力推上一把。
“這事不急,你不是要在翰林院至少呆三年時間,時間還長,咱們慢慢打算就是。”
顧瑤直起身子繼續給他一縷縷擦著頭發,她似是說完這番話就滿不在意的丟開,可陸景之心中卻是生出了無數念頭。
石炭啊,若是這道消息是真的,那他又如何能安心的在翰林院呆上三年。
第二日清晨,顧瑤睡得還沉,陸景之輕手輕腳的起身,出門上差去了。
點卯點卯,卯時之前可是要到翰林院的。
他同邱成誌一起銷了假,開始了一整日的忙碌。
隻剛在差房中用完午飯,宮中就傳來,傳他同另一位老翰林一同進宮為皇帝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