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源找他的事情他沒有和薑衛國說,這個事情估計李蕾也還不知道。
躺在床上,汪博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一百畝地啊,大工程啊,現在張源把這個事情留給自己了。
老爸說的話還留在耳邊,那這個事情到底要不要接?接了的話,自己往後就不能再往從政的道路上走了,這不一定是壞事。
當官也是提心吊膽,看著風光,但汪博知道,自己父親用“如履薄冰”來形容,也是一點也不為過。
但從商呢?起碼他看到張源就沒那麼“如履薄冰”了,壓力肯定會略小一些,起碼晚上能睡得著覺。
但自己這個既不從政,也沒從商的人,竟然睡不著了。
周末的時候,汪博回家了。
這個時候張源已經帶著李蕾,王啟年,陳如鬆等人,在沈耀華的接引下去了林東區。
一片荒蕪,隻是不遠處的熱火朝天的地鐵施工場地告訴大家,這裡在將來會有變化。
“張總,這麼一大片土地,就都是咱們的了。”
雖然沒有施工,但沈耀華還是弄了幾個安全帽給大家戴上,看著很像那麼回事。
“就是上元也給了咱們十畝地,這十畝地也不少了,咱們得想想怎麼利用起來才行。”
王啟年瞄了一眼李蕾,然後又瞄了一眼李蕾。
李蕾終於發覺了,她覺得很奇怪,王啟年好好的看自己做什麼?
“那要不,紅葉咖啡留在上元吧,那十畝地給紅葉建一個總部大樓。”
李蕾終於知道了王啟年的意思,上元區那邊很顯然不想放棄天源這麼一個大企業,恐怕這十畝地就是給紅葉的。
作為紅葉名義上的二號人物,實際上的一號人物,李蕾覺得自己先開口比較好。
聽到她的話,張源也點點頭“也可以的。”
紅葉現在已經做成了全國的連鎖,名氣不小了,在上元也是納稅大戶。
相比較下來,天源就遜色多了,一直靠張源的輸血,稅也交不了幾個子,還是員工的個人所得稅占比居多。
但上元對天源的態度傾斜上不比林東差,所以張源也覺得把紅葉留在上元也不錯。
一行人把這一大片土地轉了個遍,在走路的時候,張源腦子裡在進行著規劃,但總是不成個樣子。
看來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才行。
走在路上,沈耀華還在講個不停“張總,地鐵估計兩年內就可以完工了,到時候咱們的總部一建成,立刻就可以借上地鐵的東風,到時候就一點也不偏了。還有旁邊的路,也會修好。我都能想象兩年後的狀況了。”
王啟年則說道“張總,這個工程,是要交給誰負責?”
這才是大事,張源是老總,隻會名義上負責,具體還是要交給某個人才行。
就是不知道是他,還是陳如鬆,抑或是沈耀華。
張源嘴裡卻蹦出來一句話“先不急。”
汪博那邊還沒給他回信呢。
王啟年不知道張源的打算,但聽到張源這話也就閉嘴了。
天源這麼大一個工程,已經有很多人在打聽了,隻是沒人找張源罷了。
與此同時,汪博也到了家裡。
外公韓政鳴也在。
汪鹿峰當年政法大學畢業之後,被分在了江海省委辦公廳秘書四處工作,後來就認識了省委副書記韓政鳴的女兒韓玉華,兩個人就順利地戀愛結婚,然後有了汪博。
可以說,汪鹿峰一路走來,雖然有他打鐵自身硬的關係,但也離不開韓政鳴的幫助。
在省委大院裡,韓政鳴有一處大房子;前幾年汪鹿峰接任省紀·委書記,也在省委大院有了房子,正好可以經常見到自己的嶽父。
汪博回來的之前就給家裡打了電話,韓玉華就忙裡忙外地給他準備愛吃的飯菜,汪鹿峰工作繁忙,現在還在主持會議。
到家之後,汪博就看到外公大馬金刀地坐在沙發上喝茶。
“聽你爸說,你同學給你介紹了一個大工程?”
汪博小心地說道“不是介紹,就是我同學的公司,剛在林東那邊拿了地,就讓我幫忙想想辦法。”
同現在的乾部不一樣,韓政鳴的思維還是停留以前,保持著黨性和原則。
“影響不太好啊……”
韓玉華忙說道“爸!小博你是知道的,他可從來都沒乾過什麼出格的事情!”
“防微杜漸吧!”韓政鳴看了一眼汪博,接著問道“你爸問你的那個問題,你想明白了沒有?你去讀工商管理的時候我就不太想答應,這條路很危險。”
汪博穩住心神,說道“我想好了,我不打算考公務員了。那個壓力太大了,我就想做個小老板,安安穩穩地也挺好。”
韓政鳴一拍桌子“這你說了不算!”
汪博說道“外公,那我去考公務員,對我爸的影響不是更大麼……”
韓政鳴倒是沒想到這個,這種關係可能更會讓人詬病。
“那你是打算接下這個大工程嘍?”
汪博搖搖頭“我接不下來。我到現在還是光杆司令一個,哪裡有這個本事。”
“那你打算怎麼辦?”
汪博往前湊了湊“我這不是回家來商量的麼……張源那邊也不認識人,好像也不打算進行招投標了。咱們家多少有些關係,給他介紹個國企過去幫忙也挺好,起碼不會有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狀況出現,也省得他沾一屁股麻煩。”
韓政鳴點點頭,說道“這個倒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