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十,張源依舊沒有睡成懶覺。
報紙上的消息鋪天蓋地,張源即便身處利物浦都能感覺到倫敦的動向,中英兩國簽署了價值超過三百億美元的貿易協定。
這個單子之大,讓所有人都為之側目,卡梅倫再次贏得了民眾的支持。
起床之後,張源便去了唐人街吃了早飯,聚集在一群黃皮膚中間,張源感覺不錯。
在這裡,詹鋼的耳朵終於也不用當擺設了,雖然不善言談,但一直憋著不說話也難受。
華人華僑的代表很多,他們和張源一樣興奮。
祖國強大了,他們的底氣也就有了。特彆是這一次,超過三百億美元的訂單,大家都知道是為了什麼。
一個約四十餘歲的男人,頭發已經有些花白,他也是這次的代表之一,叫做陳潮生。
他熱情地和張源握了手,說道:“張總好啊!先坐下喝杯茶吧。”
麵前的茶具很是精致,小小的杯子隻能淺啜兩口而已,張源特意目測了一下,應該沒有二十五毫升。
“從我的名字,你應該就能猜得出來,我是潮汕人。”
“您來英國多久了?”
陳潮生臉上浮現出一絲追憶:“二十多年了吧……”
旁邊的一個中年女人劉慧君笑道:“張總,您是不是看到他頭發都白了,以為他在這邊過得很辛苦?”
張源沒有說話,他其實就是這樣想的,四十多歲有白頭發正常,但不至於這麼多吧?
“他啊,其實一點也不辛苦,我看就是基因的問題!不信您看看其他的老外,四十多的人,就算運動員,頭發也比他白得多!”
張源笑了,還真是這回事!
“那……陳……陳總飲茶的習慣也是從潮汕帶過來的嘍?”
陳潮生比他大,張源想叫聲大哥,但覺得年齡差距太大,人家的兒女就在旁邊,暑假裡沒有什麼事情,就一起過來熱鬨熱鬨——這可都是中學生了,和張源的年齡差距就要更小了。
但要說叫陳潮生一聲叔叔,張源還有點叫不出來,因為陳潮生看上去和齊淩雲差不多大,那邊自己都叫大哥呢,不能憑空矮了輩分——男人有時候就是這麼奇怪。
陳潮生哪裡想到張源這點心眼子,他隻是笑道:“彆叫陳總,沒得惹人笑話!”在張源麵前,他的那點攤子確實不夠看。
張源卻說道:“哪有!叫您一聲陳總,那還不是正常的表述麼?”
“來,嘗嘗我的功夫茶!”
張源伸手拈起一杯,小小一口,很苦。
看著張源皺眉的樣子,陳潮生大樂:“張總還是不習慣吧?等會,等會就有彆的味道出來了!”
張源還沒來得及回味,就有工作人員過來通知了。
“總書·記馬上就到了!”
張源心裡感慨著,總書·記也不容易,這時差恐怕還沒倒完呢。
他立刻就打起精神,和大家一起歡迎總書·記的到來。
陳潮生站在張源的旁邊,很是興奮:“下回國內的領導人再過來利物浦,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張總,這可是沾了你的光了!”
張源說道:“還是大家給力!我一個人哪能撐起這麼大的場麵?”
總書·記過來了,滿臉和煦的笑容,和大家握手,交談,並遊覽了當地的一些風景名勝,最後去了利物浦足球俱樂部。
達格利什作為俱樂部的傳奇,帶領著俱樂部的ceo伊恩·艾爾以及傑拉德、卡拉格以及其他工作人員在安菲爾德球場外迎接總書·記一行人。
張源也迅速進入了狀態,變身為利物浦的一份子,向總書·記介紹著利物浦輝煌的過往,以及剛剛取得的聯賽冠軍。
陳列室裡麵,一隻歐冠的冠軍獎杯很是紮眼,張源介紹道:“在2005年的伊斯坦布爾之後,我們俱樂部可以永久保留真品獎杯,也是最後一隻能保留真品獎杯的球隊。”
總書·記很認真地聽著張源的介紹,又和達格利什,傑拉德以及卡拉格分彆合影,同張源的合影放在了最後,因為張源要代表俱樂部向總書記送上一件新賽季的球衣,號碼為1號。
“這個紅色……”總書·記總覺得這個紅有點麵熟。
張源隻是笑,總書·記旁邊的工作人員低聲了幾句,這讓總書·記也笑了起來,他對著張源說道:“低調一點不是壞事。”
張源說道:“利物浦也被稱為紅軍嘛。”
在新的賽季,利物浦的球衣讚助商已經變成了英國本土品牌茵寶,茵寶投桃報李,對紅色的調整很符合張源的期待,雙方甚至都沒有交流過,默契自然就達成。
此次利物浦之行,也是總書·記的最後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