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不悲不怒,形如一尊沒有情緒的雕像。
劉姑姑見狀,心裡卻越發難受,更替太後感到不值。
她垂下眼睛,繼續講述道:“崔姑姑的父母兄弟,都是蘇府的奴婢,她不敢違背皇後娘娘命令,多次借著慈寧宮的名頭,把宮外的東西帶進宮,這次也是這般。”
“除此之外,她還向皇後娘娘那邊,傳遞過慈寧宮裡的消息,包括有關陛下的,貴妃娘娘的,還有宮裡幾位皇子的......”
說句不誇張的話,或許慈寧宮在皇後麵前,還真沒有太多的秘密可言。
太後靜默片刻,忽然說道:“你剛剛說的是......蘇府?”
劉姑姑微怔,剛才一時口快,沒注意到這點,見太後看向自己,心裡就明白太後可能已經有預感,便也沒再隱瞞,低聲回道:
“是,就在剛才,乾清宮降下諭旨,一是廢後,二是收回承恩公府爵位,賜死大夫人柳氏,以及遣蘇府眾人回祖籍,永世不得入京。”
太後手指一顫,閉眼沉聲道:“我早就說過,不要貪得無厭,不然總有一天會耗儘皇帝耐心,他們也不看看,承煜是由誰所生,他們就算加在一起,也抵不過承煜半根手指頭。”
這話不是她誇張,一邊是心愛女人所生的幼子,一邊是上躥下跳僭越謀私的兩位舅舅,皇帝會偏向誰不言而喻。
皇後和她的娘家一起謀害承煜,她心裡不是不怒,但現在承煜無事,積攢的怒氣和擔憂消散過後,難免又開始憂慮蘇府的處境。
隻是太後清楚,這次即便是她去求情,也無濟於事。
因為蘇府傷到的不是彆人,是皇帝最寵愛和看重的兒子,說句不好聽的話,可能在他的心裡,隻有承煜是他的兒子,至於其他幾位皇子,那都是大昱皇帝的兒子。
僅是一個身份的差距,所代表的意義卻天差地彆。
見太後滿臉低沉,劉姑姑輕聲安慰道:“您也彆太擔心,蘇府雖被遣回祖籍,好在並無性命之憂,可見陛下還是留有情麵的,總好過被賜死的恭王和恭王妃。”
至於蘇府被賜死的柳氏,劉姑姑像是忘記這個人。
皇後腦子不清楚,難道柳氏也不清楚,謀害皇嗣,那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罪,真當她們有太後娘娘在就能安然無虞?
但凡她提點敲打皇後幾句,蘇府也不會落到現在這個地步。
太後僵硬的扯動嘴角,看著劉姑姑苦笑道:“你真當皇帝有留情?彆忘了,有句話叫生不如死。”
早已習慣榮華富貴的蘇府人,還能甘心過著潦倒清貧的日子?
僅是這其中的落差,就能讓蘇府人一蹶不振,日日生活在悔恨、煎熬和埋怨中。
蘇府祖上出自永嘉府,那裡的確不如京城形勢複雜,但哪裡都不缺捧高踩低的人,不要說有她在,還能給他們撐腰,聖旨已下,再無更改,所有人都會知道,蘇府諸人已遭皇帝厭棄。
或許因為她,他們不會有性命之憂,但那些暗中的奚落和譏諷,足以讓他們崩潰,讓他們顏麵儘失,品嘗到痛不欲生的滋味。
可能皇帝的確有看在她的麵上,沒有直接賜死蘇府的人,但很顯然,她的麵子已經不怎麼管用。
而皇帝,也絕不會放過這個送到手上的廢後機會,更不會讓先皇後的親族留在京城,給他心中認定的皇後添堵。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