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從春夏,到秋冬!
這一年的光景,過的賊快。
沈溪家三胞胎也都可以跑了,正是狗都嫌的年齡,到處亂跑,將外婆外公種的花,都給糟踐了不少。
但沈家二老,卻格外的寵三胞胎。
老早就說,要親自給他們三個做啟蒙。
沈父小時候便是老秀才給做的啟蒙,他對孩子的啟蒙,看的很重。
沈溪便由著父母親來了。
下半年,沈溪的課也比上半年還要忙,他們現在除了文化課,還要做實驗課,實驗課後要寫論文出來。
沈溪在實驗課上,極為認真,老師教的都能完成。
她還找了許多國外的資料,進行一些新元素的提取。
十一月中旬的時候,周末的時候,沈溪趁著時間,去了一趟香山。
老三和趙輝他們去過南方,將一些茶葉的市場也打開了,準備給供銷社,或者商店內,做特供茶葉。
這其中利潤高,沈溪倒是掙了不少錢。
加上之前一直倒賣蔬菜掙的錢,她手裡的存款,其實不少了。
不說萬元戶,但至少三五千還是有的。
蔬菜利潤小,但薄利多銷,堅持做的話,還是能掙錢的。
這些時日的開銷,學費,以及給兩方父母過年的錢,沈溪都單獨拿了出來,剩下的錢,便都存在了空間內。
她想用這些錢,在北城買兩個四合院。
這個時候的房屋買賣,都是私下買賣,四合院的價格也沒後現代那麼貴,沈溪手裡的錢,足足可以買下兩個四合院。
而且,她還看好了東交民巷那邊的一個小飯館,打算等時機成熟了,想要接手來。
南鑼鼓巷那邊有好些私人的四合院,據聞,都是清朝時期的皇親國戚的住宅,沈溪想要買下來。
以後可以做私房菜,或者民宿,都是極好的準備。
卻在這時,老三跟沈溪說了一個很大的消息。
沈溪剛到香山的小院子裡,發現院子裡除了老三,還有原先的房東老趙一家。
“老三……。”
沈溪將脖子上的圍巾鬆了下,跨步走了進去。
“嫂子,你來了。”
“接到你的信兒我就趕緊來了,這是發生啥事兒了?”
“趙大哥,趙大嫂,你們怎麼都來了?你們不是在城裡工作嗎?”
趙家夫妻在城裡有正式工,單位給分了房子的,加上兒子女兒也都在城裡讀書,他們就沒怎麼回來過。
當初沈溪租這個農家院,也是一口氣租了十年。
白紙黑字,這房屋十年內的使用權,那都是沈溪的。
“沈家妹子,我們今日來呢,特意讓老三兄弟打電話讓你來,就是想問問你,這個院子你買不,你要是不買,我們就要賣給彆人了。”
“我呢見你實誠也不瞞著你了,我們家親戚在國外發財了,想讓我們一家子過去。我們想著,反正這裡也沒啥人了,就賣了這裡的房屋,去國外去投奔親戚好了。”
這裡的老宅子是屬於趙家的。
而那國外的親戚,則是趙大嫂娘家那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