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貨,才開業三個多月,所有的鋪麵隻租不賣,大樓還沒建成的時候,裡麵所有的攤位就已經完成招租。
很多下手晚的人,甚至出高價從彆人手裡兌鋪麵。
結果開業當天,整個第一百貨大樓裡麵,人山人海,擠滿了人。
鋪麵漲的就更凶了,形成了一鋪難求的場麵。
陸野自然不會考慮這裡。
他看中的,是在離這裡能有百十來米距離的一間房子,這房子東西走向,南北開窗,一個單扇門,正開在主街上。
雖然房子看起來已經很老舊了,上麵的瓦片都碎了不少,但是光從位置來看,這房子的地段很不錯。
因為視野被這房子擋住了,看不到院子後麵是什麼,有沒有院子也不清楚。
就玻璃上貼的字上,能夠看的出來,這裡現在是一家糧油店,牆上還貼了一張紅紙,上麵寫了急售兩個字。
陸野一下子就看中了這套房子,這房子的位置簡直太好了,而且坐落在這裡,光是等著以後商業街開發征地,就足夠發財了,絕對的穩賺不賠!
陸野和老媽三人圍著這套房子,在外麵轉悠,裡麵開糧油店的老板走了出來。
“你們是乾啥的?轉悠啥呢?”
糧油店的老板是一個中年男人,看樣子年齡也得有四十歲了,隻是這人看上去十分憔悴,頭發更是白了一半,兩隻眼睛也是腫眼泡。
陸野見裡麵有人出來,上前答話:“老板,這房子是你的嗎?我看著上麵寫著急售,想打聽打聽。”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陸野才18歲,糧店老板咋看陸野都不像是有錢的主。
見陸野是三個人,其中還有的中年婦女,這老板才開口說道:“小夥子,這地段可不便宜。”
宋淑芬心裡清楚,對方是看自己兒子年輕,隨即她開口說道:“大兄弟,我們母子的確是想打聽打聽,你要是房主,就給我們說道說道。”
見三人還真是要看房子的,這糧油老板才請三人進去。
進了門,是外屋地,除了火爐子,也沒有彆的,顯然做飯啥的都不在這裡,左邊是糧油店,看樣子以前應該是臥室,為了做生意,特地把原來的火炕給扒了,牆體上還有殘留的痕跡。
正對著還有一個小門,也是敞開著的,通向後院,隔著門,陸野能看到後院還有一間土坯房,也有些年頭了。
指著自己的房子,老板介紹說道:“這間房是磚房,能有個60多平米,正好是臨街,後院還有三間土房,那個大一點,有110來個平米,中間還帶院。”
“上後麵去看看吧。”老板說著,自己率先往後麵走去,來到院子裡麵。
對著身後的三人,老板又介紹說道:“這院子也不算小,原來這院子大門開在東邊,後來這邊都陸陸續續的蓋起房子了,東邊的小路也叫人買去蓋房了,這邊大門就封了。現在隻能從南麵走。”
陸野對著個院子真的挺滿意,院子南邊有個木製的倉房和進來的磚房平齊,陸野目測了一下,真個院子是四四方方的,占地能有個三百多平米的樣子。
宋淑芬卻是有點拿不準,南麵的磚房倒是可以用來乾飯店,可是麵積有點小,放不下幾張桌子。
土房倒是可以改成廚房,可是前廳的麵積實在太小了。
看的差不多了,陸野直接問道:“老板,你這院子有大照嗎?”
準確的說,大照在這個時代指的是國有土地隻用權證和房屋產權證,兩者都有就是大照。
反之隻有土地使用權,沒有房屋產權證,就是小照。
兩者不能相提並論,在拆遷、征地、動遷等事情上,規定的補償標準是完全不一樣的。
證件上通常會把,整個院子所有的占地麵積,地契上麵清晰的標注這從那開始到哪裡借宿,橫多少米,豎多少米。
很多家庭人口增多,隻能在院子裡麵空地上,自己在加蓋房子,但是後蓋的房子都是沒證的,屬於違建,拆遷是拿不到補償的。
但是自己後蓋的房子,一般情況下也沒人管,這種事在首都都是很常見的,在東北,那就更平常了。
再到後來,全民也進入到了住樓的時代,開始實行兩證合一,就隻有一個房屋所有權證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