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掛彩。
這一步很簡單,就是在大梁的中間,係上一塊紅布,然後在大梁的左右兩邊分彆貼上寫著‘青龍扶玉柱’、‘白虎架金梁’兩張金子紅紙。
第四步、祭梁。
上梁之前,陸愛國還需要準備一些祭品,舉行祭祀儀式,俗稱“祭梁”。
宋淑芬端過提前準備好的三盤供果,擺上鮮花,老木匠則是將墨鬥、曲尺,放在供桌上,然後點燃香燭、紙錢祭拜。
陸愛國跟在老木匠身後,一起祭拜,老木匠在前,嘴裡還念念有詞地說:今日“祭梁”,天地開張,財源茂盛,人強馬壯,金童玉女,助力向上,圓滿封頂,齊聚華堂。
王老三則是在老木匠念叨完以後,點燃鞭炮,劈裡啪啦的,一股火藥味,這是為了驅邪。
上梁在過去,是一件比較危險的事,大梁太重,以前都是靠人力往上拉,稍有不慎就會出事故,人們就把這事搞的鬼鬼神神的。
陸野家工地這裡,鬨出的動靜不小,引來了不少看熱鬨的過路群眾。
一個年輕的小夥子,隨即問道:“這是乾啥呢?蓋房子咋還擺上供桌了呢?”
一個瘦骨嶙峋的老大爺,笑嗬嗬的回道。“不懂了吧,人家這是有講究的,再過去都是地主家才能請得起,好好看看吧,多少年都沒見過了。”
說話這人頭發都已經花白了,歲數依然不小。
做完這些,就到了最重要的一步。
第五步,上梁!
這一步也是很有講究的,需要找8個青壯年,還不是隨便的八個輕壯,必須是父母雙全、健在,而且還要八字夠好的才行。
老木匠找了八個這樣的年輕人,過來給拉梁。
就是讓這八個人爬上牆頭,用人力把大量拉上去。
可是陸野家的房梁有點大,人拉可不行,老木匠就讓這八個人給房梁捆繩子,另一頭則是早就花錢請來的起重機,繩子綁好,起重機開始往上拉。
老木匠嘴裡又開始念叨:下有金雞叫,上有鳳凰來,大家加把勁,華堂蓋起來。
陸野心中暗道:“我艸,這老頭到底是木匠還是神棍,哪有人拉啊?”
起重機很平穩的就把房梁拉上去了。
老木匠的幾個徒弟早就在上麵等著了。
第六步,穩梁。
上麵的木匠,需要把拉上去的房梁固定,校準位置。
大梁才被拉上去,兩邊的木匠師傅,嘴裡喊著:咿呀,哈呀的。
這活陸野都沒看清楚呢,人家卡卡的就乾完了,手腳十分麻利。
然就是最後的尾聲了。
第七步,拋梁。
所謂的“拋梁”,也就是拋灑高粱的意思。
老木匠將宋淑芬提前準備的,混有糖果、花生、彩紙的高粱從空中拋下。
這次是王老三和國富兩人一左一右,幾乎同時點燃鞭炮,下麵的人,不管是看熱鬨的還是乾活的,全都鼓掌,還從地上撿起那些糖果,放在嘴裡吃了起來。
從外麵跑進來一大群小孩,蹲在地上撿糖和花生。
到這,整個上大梁的活動算是徹底的結束了。
陸野不禁感歎,有些傳統,還真挺有意思的。
就這場麵,比多少結婚辦事的鬨得都隆重,陸野看到自家的房子外麵,起碼不下百多人,站在外麵圍觀。
今天這場“上梁”活動,是陸愛國特意搞得,為的就是鬨出點動靜,這效果還算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