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留下了那群沒擠上車的數位紅星村村民。
看著中巴車離去,先前出言調侃老三的那個大嫂,滿臉堆笑的對著老三說道:“行啊老三,這晚了晚了,還叫你混了個小官當,真是沒看出來啊,挺有能耐啊。”
不待老三說話,他媳婦這時卻是站到了老三前麵,對著那大嫂說道:“那是,你也不看看這是誰家老爺們。”
那大嫂聞言,笑嗬嗬的,嘴上卻是話鋒一轉,對著老三說道:“老三,我看啊你也彆回去挨家找人去問了,咱們這現在就10個人了,還差8個人,我們幾個回家去,在家裡找兩個人,這一湊也就差不多了。”
“嫂子說的對,劉爺都那麼大歲數了他們都用,我回家裡讓我爹媽也過來吧。”
人群中,一個三十來歲的年輕人,開口說道。
“就是,老三你們一家四口人都過來就行了,也讓我們幾個都回家找找人,掙點錢寬鬆寬鬆。”
“我也回家給我媳婦叫上。”
現場幾人,一聽那大嫂的話,頓時一個個的腦袋瓜子開了竅。
彆人不知道,他們這些村裡的鄉親自然是知道的,那劉爺可都六十多歲了,自家地裡的活都不乾了,現在一聽一天給50塊錢,這搶起座位來,可是真不比誰慢。
關鍵是,人家還就真用了。
有了劉爺這個先例,這幾個人心裡也就活泛了起來。
見這些人一個個的都是如此想法,大家都在同一個村,老三自然也是不好駁了人家的麵子,隻能是點頭同意了,反正對於他們一家來說,也沒什麼損失:“那行,反正就是差八個人,你們幾個商量好,彆到時候人整多了坐不下,讓誰去不讓誰去的,怪不好的。”
老三也是不傻,一共就八個名額,乾脆直接退了出去,讓這六個人自己分去,撒手不管的同時,自己也一點責任不擔。
見老三同意了,六個人則是聚在了一起,開始商量起來。
中巴車,載著一車的紅星村村民,一路直奔綏河開去,直到下午四點多時,才開進了伊娃他們的村子裡。
“這村子真不錯啊,你們快看看,這家夥的全是大磚房,紅磚紅瓦的。”
“可不是嗎,這屯子比咱們村可牛逼多了,瞅著沒,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拖拉機啊。”
“還真是啊,你們說他們這麼有錢,咋沒人蓋小洋樓呢?”
中巴車才一入村,車上的這些紅星村村民們,便看到了一排排的大磚房,一個個好奇的張望著。
村子裡有磚房一點都不稀奇,就算是有二層、三層的小樓,也不算稀奇。
可是整個村子,幾乎全是清一色的大磚房,那可就太稀奇了。
這代表著,這個村的村民們,幾乎是家家戶戶的條件都很好,幾乎是沒什麼窮人。
共同富裕在這個年代,那還隻是一句口號,可是眼前的這個屯子,卻是率先的達成了。
“咱們到了,大家下車吧,一會先給給大家安排住宿,完了咱們大夥先吃完飯,等明天再開始下地乾活。”
彭頭從坐騎上站起,對著車上的一眾村民們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