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愛國很是認真的說著,卻是沒有注意到一旁的陸野,臉已經黑了下來。
開什麼玩笑,哪個三十多歲的人,還能安穩的坐在初中的課堂之上?
那簡直是比要他命還要痛苦。
“得了老頭,我是看出來了,你這是的攤子鋪大了,現在看不上這點活了,沒事,我找彆人也行。”
“這孩子,你說什麼胡話呢,這肥水怎麼能流到外人田裡去呢,咱們什麼時候去趟那邊的工地,爹給你好好的參謀參謀。”
“我和那邊約的是明天,先去教育市署,簽完約以後咱們在去校址看看。”
“這麼大的事,沒弄個什麼簽約儀式什麼的嗎?”
“私立學校的口碑,在老百姓的心中都不太好,儘管這是一所合辦大學,但還是不要太高調的好。等到簽約完以後,宣傳工作市裡會做的,我也樂的省事。”
在華夏,排名靠前的大學基本上全都是公立大學,依靠著國家的財政支持而存在,每年都能培養出大量的人才。
學費低、教育資源好,國家每年還有大量的各種補助,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學生個人的經濟支出。
很多大學的食堂裡,米飯免費,同時還配有免費的菜品,可以供那些經濟條件差一些的學員們,免費就餐。
而在很多的發達國家中,排名靠前的大學,則幾乎清一色的是私立大學。
所有的優質教育,猶如金字塔一樣,全部集中在那塔尖上的一小撮。
而這類大學裡,很主要的一些經濟來源,則是來自於社會捐贈,例如某個曾經畢業的優秀學生,功成名就之後反饋自己的母校,又或者是某些巨商慷慨解囊。甚至是拿入學名額,換取到捐贈也是常有的事。
利用這些金錢,來培養更多的人才。
這些私立學校裡麵學費高昂,但是為了留住那些優秀學員,他們也設定了獎學金,對那些十分優秀但是經濟困難的人才,提供便利條件。
而國外的公立大學,自然也有,但是這裡院校卻是遠不能跟那些私立學校想比,無論是在教師資源上,還是在資金實力上,本根不可同日而語。
說白了,私立學校側重於培養頂尖人才,而公立大學則是提倡學習平等,讓平庸一些的人同樣也有學可上。
“真是沒想到,咱們老陸家,還能開大學,這事要是擱以前,指定沒人信。”
“爸,這個大學也不是咱們家的,我已經答應了,學校的股份我就保留二十年,二十年以後,這些股份我就全都捐給欒城市教育署了,到時候欒城大學,還是一所公立學校。”
陸野將自己承諾捐出股份的事,告訴了陸愛國。
“啥玩意?這還沒開始蓋呢,你就跟人家說好了以後要把這學校給捐了?”
陸愛國一聽,頓時驚訝的說道。
“建大學,你要投裡麵多少錢?”陸愛國沉聲問道。
“不低於三千萬,會分幾年慢慢往裡投。”陸野輕聲說道。
“三千萬!這麼多錢,你是不是腦子糊塗了!哪能說捐就捐了!”
一項都比較正的陸愛國,再一聽到這麼多錢時,一時間也有些接受不了,他這拚死拚活的在工地上忙,整個小區搞下來也才一千來萬,三千萬都夠他乾三個這個大的小區了。
現在陸野說捐就捐了,怎麼讓他不心疼呢。
“爸,你彆激動,這不是二十年以後的事嘛,真到了要捐的時候,這些錢,咱們也早就賺回來了。”陸野見老爺子有些急了,急忙開口解釋了一番。
“那還行。兒子,倒不是你爸我摳門,隻是你賺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一下子捐這麼多,爸有些心疼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