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這個想法,單以那塊地的位置來說,不建商場實在有些可惜了。”6野說道。
說
“可你要用機床廠的地建商業廣場,那廠子怎麼辦?還有那300名技工怎麼辦?”耿秋生還以為6野隻是在那塊地的注意,於是問道。
“遷走,我打算把機床廠遷到大學邊上的,在那裡新建1座機床廠。”
6野放下手中茶杯,看向耿秋生正色說道:
“我是這樣構想的,想要真正培養出1批有能力、有實力的學生,單靠學校裡的紙上談兵,明顯是不可能的,我準備收購機床廠後,把機床廠搬遷到學校旁邊,這樣1樣,機電工程係的大部分學生,就可以1邊在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另1邊在業餘時間,進廠跟隨成熟技工進行實際操作。”
“這樣1來,學員們既能學習到理論知識,又能增加大量是實踐經驗,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以致精。”
“而這這麼做還有第3個好處,學員們利用業餘時間所生產出來的合格0部件,廠子也可以給予1定經濟獎勵。”
“1邊上學提升自己,1邊動手實踐,提高技藝,還能賺錢。這可是有3利而無1害的事情啊。”
半學半工,產學1體,這就是6野此前,早就為大學發展提前設想好的1個發展方案。
靜靜的聽著6野的設想,不得不說,這的確是1個很好的提議。
整個技工學校,學生數量最多的就是搞機電的,現在並入了大學以後,大部分全都歸入了機電工程係,數量仍是最多的。
這些的學生整日上課,多是以課堂學習為主,實操也隻能是在配建的實驗室裡麵進行,1堂課下來,1人能摸1下機器就算不錯了,哪裡能學到什麼動手經驗。
若是6野真的把第2機床廠搬過去,實現他所說的這個產學1體,倒也是有可能實現的。
況且這第2機床廠還不用倒閉,還能解決3百個技工的就業問題,這倒真是1個不錯的提議。
地留下蓋商業廣場,人和廠子去大學繼續搞生產,學生能進廠鍛煉,還能賺錢,產學1體化的建設,還可以成為這所他1手抓起來的大學裡的辦學特色。
如此運作下來,這還真是多方受益,大家共贏的局麵。
而想要做成這1切的前提是,他必須要裁掉那多餘的78百名機床廠職工,還要把機床廠的用地屬性給更改過來,最後還要在大學旁邊給新的機床廠批1塊地建廠。
心中細細的品味了良久,耿秋生實在是找不到1個拒絕6野的理由。
“你的這個想法,從原則上,我是支持的。但是,機床廠下崗職工的補償款和買斷費不能少,不然工人們1旦鬨起來,你就算構思的再好,那也是枉然,而且,就目前機床廠的情況來看,他們哪裡已經有半年都沒有發工資了,這些事同樣也要解決才行。”
心中支持歸支持,耿秋生臉色不改,仍是愁眉緊皺的說道。
對於現在的他來說,跟他談什麼都行,就是彆談錢,市政的那點錢,早就被他的商業街項目給掏空了,到現在各部門都還在勒緊褲腰帶過活,根本拿不出來錢。
小說
耿秋生說的明白,你這事我是支持的,但是你想要把事辦成,那就要掏錢平事,不光是下崗職工的補償款和買斷金,還有廠子欠職工的工資,都得掏才行。
6野聽到明白,心中也是1直在盤算著,加上這些拖欠的工資,那收購欒城第2機床廠的總成本就快到1200萬的大關了。
花了這麼多錢,自己能得到的就是機床廠的那7萬平方米的土地,還有1批老舊的機械設備,外加大學旁邊的1塊土地。這些東西,最不值錢的就是那些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