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的校史方麵,現在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
至於被拒絕的另外一個原因:學校的師資力量還不夠深厚。
想要解決起來,辦法也不是沒有,最直接的辦法便是招聘!
普通的招聘辦法自然是不行的,欒城畢竟是一個小城市,就連黑省的省城哈市都不比了,就更彆說是都城那樣的城市了。
人往高處走,那些專家教授也是一樣的,能在都城的大學裡任教,誰會願意跑到一個小城市的學校裡去。
欒城職業技術學院想要增強師資力量,所能用到的途徑,基本上隻有兩條。
第一,向省教育署請求援助,從省裡調配具有副教授、教授職稱的老師過來。
第二條路,那就是欒城職業技術學院自行在社會上招聘。隻是自行招聘的話,難度還是頗大的。
教師在華夏的地位是比較特殊的,歸屬於華夏事業單位,算是鐵飯碗。
雖然工資不見得多高,但是教師的社會地位,還是很高的。
而在一所大學中,教師的職稱通常是四個級彆。
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至於博士生導師,並不是職稱,而是一個工作崗位。
華夏教育總署學位辦公室對博士生導師有過直接的解釋,博士生導師就是一個工作崗位,並沒有高於教授,隻是因為擔任博士生導師的人,基本上都擁有教師職稱,所以才會讓不了解內情的人,誤以為博士生導師是更加高級的職稱,實則不然。
而所謂的‘教授’,其實也是有著很多不同的分類。
首先是專職教授,這類教授是大學正式聘任的擁有正高級職稱的教授,這些一般教授平日裡負責給學生們上課,同時他們也搞科研,並且還會帶研究生,也是學術帶頭人。
他們是屬於國家教育體係編製內,長期在校園內。
其次是‘特聘教授’,這種就是學校特彆聘請過來的教授,這些人本身就是教授級彆的人才。區彆就在於‘特聘教授’和學校是合約性質的存在形式,授予期限有時間限製。
授予特聘教授的條件可以是本校既有的教授,也可以是外校或是國際學者,通常都是非全職教師。
還有就是‘兼職教授’,是指在自己學校是專職教授,接受其他學校的聘請,業餘時間兼職做其他學校的教授。
還有‘榮譽教授’,一般是指高校授予在學術界有突出貢獻的學者的一種榮譽稱號。這種教授本身和學校之間並沒有任何的合約存在。
像是石不遇,便是華夏大學的‘榮譽教授’,但是他卻不曾為華夏大學,做出過什麼實際工作。
還有一種為‘客座教授’,也是後世詬病比較多的一種教授。
客座教授,是一個榮譽稱號,本人可能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授,而是某些名人、或者官員、企業家、發明人等等。
這些人,有可能在自己的某個領域內,擁有了一定的成就,具有了一定的名聲。
而之所以說詬病,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後世中,不管是大事小情,網絡上總是會有一些‘專家教授’,會發表各種各種的建議。
有很多的建議,真真是不斷地刷新著老百姓認知的下限。
是以,而已不怪老百姓,對於那些所謂的專家,越發的嗤之以鼻。
眼下,欒城職業技術學院若是想要成功的獲得本科辦學資質,便需要招納,更多的專職教授,以此來填充學校的師資力量。
第一條路,賈榮賢和欒城市教育署已經試過了,沒什麼效果。
地主家也沒餘糧,黑省教育署也沒有更多的教授資源過渡給欒城職業技術學院。
眼下,唯有自行從社會上招聘這一條路可走。
“院長,提高師資力量這一塊,眼下市裡和省裡都給不出任何的幫助,社招這一塊的效果也很不好,恐怕得另尋其他辦法了。”賈榮賢說道。
社招教授,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陸野當下所能想到的辦法,唯有先行提高教授們的待遇。
以更高的薪資,和更高的待遇,來吸引那些教授的加盟。
提起教授,陸野倒是想起來一個人。
董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