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龍魂資本是華夏本土的資本集團,在投資方麵,有著先天的有利條件,紮根在華夏,吸收外資,給有發展潛力的華夏企業投資,扶持他們成長,最終達到雙贏。”
“這才是龍魂資本所應該走的發展路線。”
張鬆放下手中的茶杯,繼續說道:“有一點您說的沒錯,不論是倭國還是棒子國,他們都很仇視我們華夏,也格外的排斥華夏企業,不過我們也沒有想過要去這兩個國家開展任何業務,除非是有巨大回報的,否則,一分錢,我們都不會讓它落入到這兩個國家的企業裡。”
張鬆解釋的很清楚,態度也很明確。
他之所以跟賴正先說這些,完全是因為賴正先是代表的長青資本,是龍魂資本最大的股東之一。
公司的戰略意圖和發展方針,賴正先有權知道。
張鬆的話,讓賴正先一陣的沉默。
這不是辯論會,不存在誰說服誰,隻有共同的利益,需要大家合力去維係。
賴正先試著理解張鬆的思路以及看法。
如果龍魂資本隻在華夏深耕,不涉足其他國家的投資業務,這無疑也是一種自斷臂膀的行為。
一家大型的投行,必須要擁有足夠開闊的視野才行。
可如果龍魂資本隻著眼於華夏,卻有著著一定的好處。
正如張鬆所說的那樣,龍魂資本在華夏的影響力,是巨大的,龍魂資本在世界上其它國家投資圈的影響力,是非常小的。
想要提升世界影響力,這需要時間,更需要金錢。
可如果隻專心華夏,憑借龍魂資本現在的影響力,以及手中的資金,確實是一方霸主般的存在。
在華夏有句老話,叫做:寧當雞頭不當鳳尾。
也許張鬆和陸野兩人就是這麼想的吧。
賴正先猜想著。
沉默稍許,賴正先不由得說道:“也許吧,現在的華夏的確是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龍魂資本的路還很長,在走向世界之前,先紮根華夏,也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賴正先沒有再堅持,而是讚同了張鬆的看法。
但是有一點,賴正先還是保持著自己的觀點:“不過,我仍然認為,在b輪融資中,吸收瑞銀資本作為我們的股東一資,才是最優的選擇。”
“梅林資本能夠在美利國做到的事情,我們長青資本一樣也能夠做到,甚至會做的更好,再加上青衫資本,根本無需梅林資本的資源。”
“瑞銀資本不一樣,它在歐洲的資源,可以在未來,龍魂資本上市之際,為我們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為龍魂資本未來的股價,有著不小的拉動作用,這是梅林資本所無法做到的事情。”
賴正先的話,源於對自己背後集團實力的絕對自信。
雖然梅林資本和長青資本同為世界九大投行之一,且還同為美麗國的大財團之一。
可賴正先並不認為,梅林資本進入之後,能夠給龍魂資本帶來什麼有用的資源。
賴正先的霸氣講話,動搖了張鬆的最初想法。
“我會再認真的重新考慮一下的。”張鬆表態說道。
他需要重新考慮一下,重新拿瑞銀資本和梅林資本做一下對比。
龍魂資本的b輪融資,金額高達400億港幣,其中長青資本追投80億,還剩下320億的空缺。
儘管看著非常多,可是這樣的事,金融圈裡的一些散戶,是想都不要想的,根本輪不到他們,就算是他們上趕著送錢也沒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