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空調,價值兩三千塊錢。按照他們家這樣的省法,可能用到空調罷工了,電費還用不到一台空調的錢。他們以為自己是賺了,其實是虧了:一件物品買回來,並沒有發揮應有的價值。
對於富人來講,空調給了他們更加優越的工作環境,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創造比這個電費高得多得多的價值。
空調,買回來本來就是讓人過得更加的幸福、舒適,而窮人常將這些本末倒置:先扛著,實在扛不住了再開。一開始買的時候,就忽略了一件事情的本質。
對時間的理解不同,也造成了貧富的巨大差彆。
林天文有了係統之後,財富暴增,那時候他的感受就很明顯。林母就經常說:“你看你,餐餐在外麵吃飯,外麵的東西又臟又不新鮮,而且價格也高,這做飯還是得自己做,又乾淨又衛生。”
林天文:“我有錢請一個人回來做不就得了嗎?”
林母:“請一個人?何必呢?自己做一做,不就把那個錢省下來了嗎?”
這個觀點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是這種思想:隻要能省錢,花再多的時間也不惜。
反正我的時間也不值錢,放著也是放著,不如讓他省錢:寧願花半個小時在寒風中等公交車,也不願花十幾塊錢打的。寧願每天花2個小時做飯,也不願意花幾十塊錢讓一個專業的人做好端上。寧願花一下午搞衛生,也不願意花錢讓阿姨來打掃。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赤條條地來到這個世界,身上本來是一分錢沒有的。
你能坐在咖啡館裡悠閒地喝咖啡,是因為你在喝咖啡之前,就花了時間在工作,你拿著工作時間換來的錢,花在喝咖啡上。事實上,你坐在這裡,是拿著雙份的時間在喝這杯咖啡。錢在這兩段時間中,僅僅是起了一個介質的作用。
從本質上來說,你是拿著工作時間換喝咖啡的休閒時間,是一種時間上的交換。
對於窮人來說,恨不得自己將每個該花錢的地方都承包了,在一分錢都不支出的情況下,又賺了錢。
他以為自己這樣是“省”了,其實算下來,反而是成本最高的。一個人,想什麼地方都占便宜,到得最後,反而會走了遠路。倒不如將這些專業的事情包出去:轉給專業的司機、專業的廚師、專業的清潔人員,效率將是成倍的提升。
而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做更多自己擅長的事,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富人因為富裕,閒暇時間比窮人要多,因此,他們才會有時間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書籍、等精神食糧,從中提升自我。
並不是出生或者什麼造成了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巨大差彆,而是思維造成了兩者的落差,這種落差會逐漸積累,最後越變越大。
用普通人的視野來看問題,這個世界上,隻有每天辛勤地勞動,將一件件地東西造出來,才是真正創造價值。
但正是看起來有價值的這些事情,恰恰是最沒有價值的。華夏的製造業正在逐年的萎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機器人代替人工。
在手機製造、汽車製造很多流程裡麵,已經開始使用機器人,機器人代替重複單一的手工勞動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就像華信手機和華通汽車,林天文用的都是機器人流水線,整個生產車間員工極其的少。
重複的做單一的勞動,是最沒有價值的,比如收銀、比如清潔、比如製造業。
如果工作的可替代性高了,你可以做,我可以做,他也可以做,機器人可以做。因此就沒有什麼獨特的價值。
聰明人,會想儘辦法,提高自己的水平,離開這個低收入的圈子,進入另外一個價值含量更高的圈子。
而不是每天嫉妒身邊的這個收入比你高,那個比你做的事情少,幾個老熟人,差來差去就那麼幾千塊錢,都是沒有意義的事情。除開讓自己心塞和彆人心塞以外,沒有其他作用了。
其實像一個工人出身,靠著自身的學習和提高,最後跳出自己的圈子,這樣的人是有的,老謀子就是一個。
隻是很多人在忙完之後,就想著打牌、喝酒、吃飯、睡覺,沒有想著改變一些什麼,將時間都白白的浪費了。
一個人之所以富,如果不是富二代,是有他的原因的。
窮人的思維最可怕的地方在於,他不但讓自己窮,而且總是會影響彆人。
很多時候,在金錢方麵,一個窮人對自己吝嗇,對彆人可能也好不起來。
窮人不僅不珍惜自己的時間,也不珍惜彆人的時間。
林天文剛開始接觸富人群體的時候,發現一個現象:這個群體很少話。
剛開始他會覺得,這個群體很冷漠、清高,自以為了不起,後來發現,實際上他們是很珍惜自己的時間,把有效的時間都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而窮人廢話很多,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喜歡過度地強調自我,比如:今天我在商店裡,誰誰誰對我態度差,某個人的人品不好等等之類。這種人帶到工作裡,會影響團隊,帶到家裡,會影響家人的情緒。
跟他們溝通也非常的困難,交流的時候經常先“我很難過”、“氣死我了”、“那人真是狗眼看人低”哢哢哢描述一大圈,最後才說正事,既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又浪費了彆人的時間。
而富人則很少這些埋怨,他見過很多富人,都是默默地忽略這些不緊要的小事,將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放在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講話都是言簡意賅、簡明扼要、直達重點,沒有什麼廢話,跟這種人溝通起來,想不開心都難。
視野的狹窄導致了胸襟的狹窄,容易造成衝突和矛盾。
林天文在保險公司的時候,那時候發工資,很有意思。大家拿了工資還得到處偷偷比因為公司不讓比),看彆人的工資。為什麼大家同樣是一個部門的,隻是做不同的崗位,他怎麼就比我高?”
其實這些,都是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一個人,如果稍微將一些規律看透,他會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市場總是很聰明的,他給出的最終定價就是合理的,價格,是人與人、人與錢最後博弈所產生的結果,老板也沒有傻到多給錢。
看到彆人的工資比自己高,很多人首先第一反應就是生氣,而不是想到:我自己和彆人比,有哪些不足和短板?要去迎頭追上。為什麼我乾的活兒比彆人多,而拿的工資比彆人少?
相反,還極儘諷刺之能——實際上這不僅是一種胸襟的狹隘,更是一種愚昧和情商低。一個聰明的人,在說這句話之前,你就應該預料到,這話說出來,隻會招人嫉恨,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作用了。損人不利己的話,說了還不如不說。
從小就在被灌輸一種思想:金錢是萬惡之源。
金錢本身既不惡,也不善。他如同河流一樣,總是流向他該去的地方。
史玉柱曾說:企業最大的罪惡就是不賺錢。
從世界範圍上來看,富裕地區的人,總體人口素質比窮的地方的人要高得多。
從曆史的範圍來看,富裕時代的人們,道德感、人均素質、教養比窮時代的人們要高。
窮並不可怕,可怕之處在於:窮導致了窮人的思維,而窮人思維進一步加劇了窮困潦倒。
跟貧窮的人比起來,我們經常感覺到,跟富人相處,更加的舒適、自然、甘之若飴。
與其說是嫌貧愛富,莫若說,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喜歡富人思維,而厭惡窮人思維”。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