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外的喊殺聲,驚天動地。
城門內的守軍,神色猙獰的殺出城門。
城外大風呼嘯。
林玨手裡空蕩蕩的……
【五千年的成衣鋪】給他配了甲胄,但是沒有配刀。
不過問題不大……
這裡是戰場。
最不缺的就是兵器。
他跟隨著周圍的士卒,不斷向前衝。
眼神卻落在向著城內撤離的部隊中。
他想要從中,找到那位於少保的影子。
從之前的守城兵卒的喊聲中,林玨已經判斷知曉,那位於大人,親自帶兵夜襲。現在就在歸城的部隊裡。
以那位大人,現如今,統籌京師防禦的職責。
親自帶兵夜襲,絕不明智,是以身犯險。
但是,那位於大人,應該有自己的目的。
正史裡記載過,瓦剌軍,兵臨城下後,京城明軍,第一波策略就是趁夜襲擾……
為的是,讓本就跋山涉水,南下抵達京城的瓦剌大軍,不能休息,讓他們疲憊不堪。
除此之外,另一個目的,為了奪回被扣押的大明俘虜……
土木堡之變後。
瓦剌部落,俘虜了不知多少,大明將士權貴,皇帝,也在他們手中。
趁著夜色襲擾,把被俘虜的戰俘,救出來……能救多少是多少,救不回來,也可以撤回城內。
而於謙負責守衛的西直門……是瓦剌部落的大軍駐紮地點。
明英宗,朱祁鎮,就在西直門外的瓦剌大軍的軍營裡的可能性很大……於謙親自帶兵夜襲,目的是救回英宗嗎?
林玨不能確定,也可能是彆的原因……
林玨一邊調整呼吸,一邊思緒百轉。
他在回城的部隊中,看到了幾個身披重甲,被人簇擁的將領,但不確定哪一個會是於謙。
而更糟糕的是。
瓦剌的騎兵,速度極快。
最快的幾騎,已經從兩側包抄,殺到了撤退明軍的前頭。
城樓上的大明守軍,不停射出箭矢,火銃射彈……
但是包抄過來的瓦剌騎兵,還是越來越多。
而與此同時。
出城接應的大明守軍。
也終於在這時,和瓦剌騎兵,撞在一起。
喊殺之聲,在這一刻,達到頂點。
鮮血炸濺……
斷肢和頭顱,飛躍頭頂。
掉落在地的殘軀,很快被戰馬的蹄子,踩踏成肉泥。
林玨看著這一幕幕慘烈的畫麵,神色隻是冷峻,眼神甚至平靜的可怕。他的心緒已經完全變了,堅硬如鐵。
他不知何時,已經成長為了一名老練的戰士。
他沒有一開始就跟隨出城接應的大明守軍,迎戰瓦剌騎兵。
第一批衝刺的騎兵,速度最快,攻勢最凶。
冷兵器時代,步兵和騎兵對撞,往往都沒有冷兵相接,步兵就已經被騎兵戰馬撞得四分五裂。
要對付騎兵……
要等他們的騎速,先慢下來。
林玨的眼神此刻漸漸陰冷。
他蹲下身子,從地上,一隻斷裂的手裡,拔出一把帶血的明製軍刀。
這是三大營的配給的軍備。
和兩百年後的軍刀,區彆不大,隻是好像更沉一些。
但是用起來更順手。
隨後林玨繼續抬腳往前。
他的前方,包抄過來的瓦剌騎兵越來越多。
瓦剌追兵;要折返回城的大明夜襲部隊;出城接應的大明守軍……此刻三方終於交彙在了一起。
一片亂戰!!!
鮮血四處飛濺,像是在下血雨一樣。